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未成年孩子夜不归宿怎么处理?
释义
    法律分析:
    1、依法家教。家长要从法的层面给孩子讲,夜不归宿属于不良行为,是违法犯罪的前兆。未成年人夜不归宿,父母要承担未尽到监护职责的责任,让孩子知道家长管你是法律允许的。此外,孩子的同学在自己家过夜,要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不能视而不见。
    2、养成习惯。家长要摆正自己的心态,从小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好习惯成就大未来。
    3、讲究方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要讲究沟通的艺术,特别是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要用亲身经历来引导孩子,不要过多干涉他们的事情,让孩子主动向自己倾诉,使孩子有家庭归属感。
    4、培养责任。父母不要用强势的态度来对待孩子,要让孩子知道和担当起自己的家庭责任,懂得孝道与感恩。
    5、冷静处理。一旦孩子出现了夜不归宿行为,家长要头脑冷静,千万不要简单粗暴,找到原因,并与老师、同伴家长积极沟通,有的放矢。对接纳未成年的网吧、电脑休闲屋等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向当地公安进行举报,依法取缔。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第二条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
    第三条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在各级人民政府组织领导下,实行综合治理。 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学校、家庭、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等各方面共同参与,各负其责,做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职责是: (一)制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规划; (二)组织、协调公安、教育、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工商、民政、司法行政等政府有关部门和其他社会组织进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 (三)对本法实施的情况和工作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四)总结、推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经验,树立、表彰先进典型。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