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伪造国家有价证券罪的刑罚如何? |
释义 | 伪造国家有价证券罪量刑标准及伪造、变造身份证罪认定的相关法律规定。伪造国家有价证券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单位犯罪需支付罚金,个人犯罪需依法处罚。伪造、变造身份证罪的认定需评估其社会危害性及与其他类似罪行的区别。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盗用身份证件罪在特定活动中使用伪造、变造或盗用他人身份证件,情节严重者可处拘役或罚金,并可构成其他犯罪。相关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8条和第280条。 法律分析 一、伪造国家有价证券罪量刑标准 1、伪造国家有价证券罪的量刑标准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三到十年有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个人犯罪的规定处罚。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八条, 伪造、变造国库券或者国家发行的其他有价证券,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伪造、变造身份证罪如何认定 1、罪与非罪的界限。考察某种危害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要在准确评价其社会危害性基础上分析是否具备本罪的全部构成特征。 2、本罪与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界限。居民身份证是公安机关颁发给具有一定资格公民的证件,因而也属于国家机关的证件的一种,但立法者出于对居民身份证制度的有效管理,单列其为一罪,有利于惩治这类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盗用身份证件罪】在依照国家规定应当提供身份证明的活动中,使用伪造、变造的或者盗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情节严重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结语 对于伪造国家有价证券罪的量刑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八条明确规定了不同情节下的刑罚幅度,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到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不等。单位犯罪的还将受到罚金处罚,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将根据个人犯罪的规定受到相应处罚。而对于伪造、变造身份证罪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使用伪造、变造的或盗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证等证件,在需要提供身份证明的活动中,情节严重者将受到拘役或管制的处罚,并处罚金。同时,若该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将根据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四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七十八条 伪造、变造国库券或者国家发行的其他有价证券,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伪造、变造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2019修订):第二章 证券发行 第二十八条 证券公司承销证券,应当同发行人签订代销或者包销协议,载明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的名称、住所及法定代表人姓名; (二)代销、包销证券的种类、数量、金额及发行价格; (三)代销、包销的期限及起止日期; (四)代销、包销的付款方式及日期; (五)代销、包销的费用和结算办法; (六)违约责任; (七)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事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2019修订):第二章 证券发行 第九条 公开发行证券,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并依法报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注册。未经依法注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公开发行证券。证券发行注册制的具体范围、实施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公开发行: (一)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 (二)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超过二百人,但依法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员工人数不计算在内;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发行行为。 非公开发行证券,不得采用广告、公开劝诱和变相公开方式。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