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取得驾驶证驾驶或者偷开他人航空器、机动船舶的应当如何处罚? |
释义 |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具有现代科技的交通运输工具越来越多地被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比如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购买小型飞机用于播种、喷撒农药等。为了交通和娱乐的方便,个人购买水上快艇、游船等也逐渐增多。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规范空中、水上的交通安全秩序,有关部门建立了航空器、机动船舶的专业资格考核制度。未取得驾驶证驾驶或者偷开他人航空器、机动船的行为,危害了社会治安管理秩序,同时也危害了空中和水上的交通安全秩序。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未取得驾驶证驾驶或者偷开他人航空器、机动船舶的,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这里规定的“航空器”,是指在空中飞行的交通运输工具。“机动船舶”,是指在水上行驶并以电力或者燃料作为动力的各类船舶。“未取得驾驶证驾驶”,是指没有经过专门训练,没有取得合法的驾驶航空器、机动船舶的专业驾驶证书,而从事驾驶航空器、机动船舶的行为。只要是没有合法的驾驶证而驾驶航空器或者机动船舶的,就属于违法行为,应当予以治安管理处罚。“偷开”,是指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为了练习等未经航空器、机动船舶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同意而偷开的行为。如果行为人是出于盗窃的目的,或者偷开后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的规定处理。 偷开他人机动车的,应当如何处罚?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偷开他人机动车的,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偷开他人机动车的行为,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瞒着车主偷拿钥匙去实施偷开的行为;二是撬开他人机动车车门或者趁车门没锁实施偷开的行为。在这两种情况下,即使偷开人有合法的驾驶执照,也构成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应当注意的是,偷开他人机动车的行为不是以盗窃为目的,偷开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过“车瘾”、好奇,为了练习开车,为了临时作交通工具使用,有的还可能是出于恶作剧等目的,最终仍然想将车归还原主,而没有想非法占有。但是,偷开他人的机动车,如果偷开后又非法占有机动车的,利用偷开的机动车作为犯罪工具的,或者偷开后导致机动车丢失、损毁等严重后果的,则可能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偷开他人机动车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了两档处罚。其中的“情节严重”,一般是指有多次偷开他人机动车行为等情形。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怎么处罚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驾驶证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醉酒后驾车的,由公安机关交管部门约束至酒醒,处15日以下拘留和暂扣驾驶证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并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暂扣驾驶证3个月和罚款500元;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管部门约束至酒醒,处15日以下拘留和暂扣驾驶证6个月,并处2000元罚款。 对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如何处罚?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七条的规定,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按照其所教唆、胁迫、诱骗的行为处罚。“教唆”是指唆使、怂恿他人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胁迫”是指对他人进行威胁、恐吓等精神强制,使他人不敢不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诱骗”是指以隐瞒行为性质或者后果等手段,诱导、欺骗他人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有的同时也直接参与实施了其所教唆、胁迫、诱骗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的则并未直接参与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无论是属于哪种情况,根据法律规定,都要按照其教唆、胁迫、诱骗的行为处罚。 吊销驾驶员的驾驶证属于行政处罚吗 吊销机动车驾驶员的驾驶证是属于行政处罚。驾驶证是一种由车管所办理的执照,依据法律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有以下几种:(一)警告;(二)罚款;(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四)责令停产停业;(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六)行政拘留;(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因此,吊销驾驶员的驾驶证,属于第五种处罚类型。 该内容由 刘文海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