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主观: 劳动仲裁要走如下受理程序: 申请。首先 申诉 人应在权利被侵害之日起60日内,向 劳动争议仲裁 委员会书面提出申请。当事人按仲裁委员会提供的《 申诉书 》填写一式二份,附 劳动合同 、 身份证 复印件及相关的 证据 材料;申诉人系用人单位的,应附 营业执照 有效影印件。上述提交的材料系复印件的应带原件核对。 受理。自当事人提交符合填写要求的申诉书之日起7日内,仲裁委员会将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决定,并在作出决定之日起7日内通知当事人。 委托。当事人可以委托不超过二名的 律师 或其他人 代理 参加仲裁活动;委托他人参加仲裁活动,必须向仲裁委员会提交有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 授权委托书 ,委托书应明确委托事项和权限。 举证。 劳动争议 案件一般由申诉人提供证据;因用人单位应作出开除、除名、辞退、 解除劳动合同 、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责提供证据。 审理。双方当事人应按仲裁庭指定的时间到达指定的地点参加庭审活动。申诉人无正当理由未到庭的,按撤诉处理;被诉人无正当理由未到庭的,仲裁庭可进行缺席审理并作出缺席裁决。 调解。仲裁员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应当先行调解,当事人双方达成协议的,仲裁庭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在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 裁决。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前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裁决。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可以向有 管辖权 的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即发生法律效力。 结案。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一般自组成仲裁庭之日起60日内结案;如案情比较复杂的,经批准最多可延长30天。 上文中都有十分详细的介绍。在用人单位存在非法辞退劳动者、拖欠或者克扣劳动者 工资 、拒付 加班费 或者 工伤 赔偿等情况时,权益受到损害的劳动者可以通过 申请劳动仲裁 的方式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如果决定申请劳动仲裁,就要为劳动仲裁做好准备,收集齐全相关的劳动证据,以增加在劳动仲裁中胜诉的可能性。在此过程中,如果您有遇到困难,建议您咨询劳动争议方面的专家律师寻求解决。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八条 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条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应当在五日内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八条 当事人在仲裁过程中有权进行质证和辩论。质证和辩论终结时,首席仲裁员或者独任仲裁员应当征询当事人的最后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二条 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应当先行调解。 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 调解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调解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 调解不成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