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做笔录是报警的必要步骤吗? |
释义 | 报警需不需要做笔录视情况而定:符合立案条件的警方会进行调查并要求报警人做笔录,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则不会进行。报案可以书面或口头提出,口头报案需写成笔录并由报案人签字或盖章。法院、检察院或公安机关应迅速审查报案材料,认为有犯罪事实的应立案,否则不立案。综上所述,报警人是否需要做笔录取决于立案与否,一般情况下,立案后才进行调查。 法律分析 报警需不需要做笔录应该视情况而定: 1、报警后如果不符合立案条件的,警方不会受理,也就不会做笔录了。 2、报警后符合立案条件,警方立案调查作初步调查的情况下才需要对报警人做笔录。 报案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形式提出。属于口头报案的,接待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签名或盖章。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不予立案。 综上所述,报警人是否需要做笔录,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情况下,报警后,立案了才展开调查。 拓展延伸 笔录在报警过程中的重要性及操作方法 笔录在报警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记录事件细节、证据和陈述的书面记录。通过笔录,可以确保案件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后续调查和法律程序提供有力支持。操作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确保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笔录;然后,核实被询问人的身份和基本信息;接下来,详细记录事件的经过、时间、地点以及相关人员的行为和陈述;同时,记录物证、照片或其他相关证据的细节;最后,由被询问人和询问人签署并确认笔录的准确性。通过正确操作和重视笔录的重要性,可以确保报警过程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为后续法律程序提供有力支持。 结语 综上所述,报警人是否需要做笔录,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情况下,报警后,立案了才展开调查。笔录在报警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记录了事件的细节、证据和陈述,确保案件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正确操作和重视笔录的重要性,将为后续的法律程序提供有力支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九条 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第一百一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八十四条 询问笔录应当交被询问人核对;对没有阅读能力的,应当向其宣读。记载有遗漏或者差错的,被询问人可以提出补充或者更正。被询问人确认笔录无误后,应当签名或者盖章,询问的人民警察也应当在笔录上签名。 被询问人要求就被询问事项自行提供书面材料的,应当准许;必要时,人民警察也可以要求被询问人自行书写。 询问不满十六周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