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刑事回避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释义
    刑事回避的法定情形和权限划分
    刑事回避的法定情形包括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与案件当事人、利害关系、证人等存在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刑事回避的权限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审判委员会、检察委员会也有相关决定权限。相关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复议申请可用于驳回回避申请的决定。
    法律分析
    一、刑事回避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1、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如果存在如下几种情形,需要进行回避:
    (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
    (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
    (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4)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
    2、相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
    二、刑事回避的权限如何划分
    1、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能够决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
    2、本院审判委员会能够决定院长的回避。
    3、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能够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
    4、相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一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
    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
    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拓展延伸
    刑事回避规定的适用范围与限制
    刑事回避规定是为了保证司法公正和法律的公信力而设立的一项制度。其适用范围涵盖了刑事诉讼中的各个环节,包括侦查、起诉、审判等。刑事回避的法定情形主要包括与当事人、当事人的近亲属、律师、法官等存在利害关系或其他可能影响公正裁判的情形。然而,刑事回避并非无限制的,法律对其进行了一定的限制。例如,在紧急情况下,法官可能无法回避;另外,法官的回避请求也需要经过审查和决定。因此,刑事回避规定的适用范围与限制是为了平衡司法公正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关系,确保刑事审判的公正性和公信力。
    结语
    刑事回避规定旨在保障司法公正和法律公信力,适用范围广泛,包括审判、侦查等环节。回避情形包括与当事人、近亲属、律师等存在利害关系或可能影响公正裁判的情形。法定权限明确划分,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作出决定。刑事回避并非无限制,法律对其进行限制,例如紧急情况下法官可能无法回避,并需审查和决定回避请求。平衡司法公正与实际需求,确保刑事审判的公正性和公信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一章 任务和基本原则 第十三条 人民法院审判案件,依照本法实行人民陪审员陪审的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 第二十六条 对于在审判工作中有显著成绩或者有其他突出事迹的人民陪审员,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一章 任务和基本原则 第十条 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22:0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