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私了后反悔怎么办?还能立案吗?
释义
    诉讼时效是指在一般情况下适用的诉讼期限,一般为三年。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超过二十年的诉讼时效不予保护。时效具有强制性,不受当事人意愿影响。诉讼时效的特征包括不受当事人控制、强制性、期间与事实结合、仅适用于请求权,并需要当事人提出适用该制度。诉讼时效的起算是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开始计算。
    法律分析
    没过诉讼时效就可以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依法作出判决。
    一般诉讼时效是三年,从知道应当知道对方拒绝履行和解协议之日起算,最长不能超过二十年。
    一般诉讼时效,指在一般情况下普遍适用的时效,这类时效不是针对某一特殊情况规定的,而是普遍适用的,如我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的:“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表明,我国民事诉讼的一般诉讼时效为三年。
    我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根据这一规定,最长的诉讼时效的期间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权利享有人不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时效最长也是二十年,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时效具有强制性,任何时效都由法律、法规强制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对时效的延长、缩短、放弃等约定都是无效的。
    诉讼时效的特征:
    (1)诉讼时效不受当事人的意志控制并能发生权利消灭属于法律事实中的事件;
    (2)诉讼时效具有强行性由法律规定的不得当事人自行约定或规定;
    (3)诉讼时效的效果是期间与事实的结合;
    (4)诉讼时效仅适用于请求权,但并非所有的请求权如物上请求权;
    (5)法官无权主动释明并适用该时效的规定需要当事人提出适用该制度诉讼时效的起算,也即诉讼时效期间的开始,它是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开始计算,即从权利人能行使请求权之日开始算起。
    结语
    诉讼时效是法律规定的期限,超过该期限将无法保护权益。一般诉讼时效为三年,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诉讼时效具有强制性,不受当事人意愿影响。法官无权主动适用该时效规定,需要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的计算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益受到侵害之日开始。请及时行使请求权,以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电子商务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规范电子商务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五章 电子商务促进 第六十六条 国家推动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和物流网络建设,完善电子商务统计制度,加强电子商务标准体系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五章 电子商务促进 第六十四条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将电子商务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促进电子商务创新发展。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3: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