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诉讼调解必须到吗可以找亲属代替吗 |
释义 | 民事诉讼调解是民事诉讼的前置程序,一般来说民事诉讼在开庭之前都会先经过调解程序,在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之下,案件原被告双方就案件争议用平等协商的方式来进行调解,一旦调解成功,原被告双方同意调解,签署调解书文件,案件即撤诉,需要说明的是案件经过调解,不可再次起诉。调解程序一审终审。 民事诉讼调解必须到吗?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委托他人代为诉讼,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必须记明委托事项和权限。诉讼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必须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侨居在国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从国外寄交或者托交的授权委托书,必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的使领馆证明;没有使领馆的,由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外交关系的第三国驻该国的使领馆证明,再转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第三国使领馆证明,或者由当地的爱国华侨团体证明。”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在本人到不了的情况下可以委托代理人到场,就本人意思表示提与对方协商。民事诉讼调解一般来说本人必须到场,如果无法到,可以将事项委托给代理人,代理人将就本人意思表示进行调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又称法院调解,是指按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在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发生争议的民事权利义务自愿进行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诉讼活动。法院调解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在办案过程中,对当事人进行法制教育思想疏导工作的活动;二是指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在办案过程中,主持和引导当事人用平等协商的办法解决纠纷,达成协议,终结诉讼的一种方式。法院调解制度是建立在当事人处分权基础上的,是当事人行使处分权和法院行使审判权相结合的产物。法院调解应当遵守以下三条原则:即自愿原则,查明事实分清事非原则合法原则。自愿原则。《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八条规定:“调解达成协议,必须双方自愿,不得强迫。”当事人自愿原则应当包括程序意义上的自愿和实体意义上的自愿。前者是指当事人主动向人民法院申请用调解方式解决他们的纠纷,或者同意人民法院为他们做调解工作解决纠纷。后者是指当事人双方经人民法院调解达成的协议,必须是互谅互让,自愿协商的结果。这三条原则对法院的调解活动都具有指导作用,但这三条原则并非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中间居核心位置的是自愿原则。《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调解达成协议,必须双方当事人自愿,不得强迫”,即程序意义上的自愿和实体意义上的自愿,从审判实践来看,法院调解达成的协议,基本上有两种情况,一定是实现了当事人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二是当事人一方放弃或减少某些诉讼请求,或者对方在实体权利上作某些让步,但无论哪一种情况,都必须是当事人双方自愿的结果,是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而不是审判人员强迫压服的结果。事实清楚,分清是非原则,是做好调解工作的根据和基础,案件事实清楚,才能分清是非曲直,明确当事人的责任才能有理有据地说服教育当事人,才能结合案情,正确贯彻执行政策法律,保证案件质量。合法原则是做好调解工作的保证。民事诉讼调解程序有利有弊,一般来说,调解前置程序有助于开庭时双方的情绪,让案件在平等协商下冷静有条理的解决,防止错案发生,调解程序也有著于法官对案件的深入了解,加强对案件的印象。同时也会减轻法官负担。经过调解的案件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双方做出决定,有可能导致冲动做出决定,对于民事诉讼调解必须到吗这个问题答案又是肯定的,调解需到场可能耽误当事人更多时间。当事人事后后悔,但是又无法对同一案件进行起诉,这使得一些人对法院调解程序不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