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证人出庭申请书提交期限是什么时候? |
释义 | 证人出庭作证的义务及免责情形。证人应出庭并接受询问,但有正当理由且经法院许可可免予出庭。正当理由包括年迈、行动不便、特殊岗位、交通不便、自然灾害等情况。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不能单独认定案件事实,需有其他相关证据佐证。 法律分析 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十日前提出。 证人出庭作证的义务是怎样的: 出庭作证并接受法官和当事人的直接询问,是证人的义务。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应当出庭作证。但是,作为例外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通过提供书面证言、使用视听传输技术或者视听资料等方式作证。所谓“确有困难不能出庭”,是指有以下情形: (一)年迈体弱或者行动不便无法出庭的; (二)特殊岗位确实无法离开的; (三)路途特别遥远,交通不便难以出庭的; (四)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的原因无法出庭的; (五)其他无法出庭的特殊情况。 因此,证人仅在具有正当理由并经法院许可时,才能免予出庭作证。对于无正当理由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民诉证据规定》明确规定其不能作为单独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必须要有其他相关证据佐证才能证明案件的事实。 拓展延伸 证人出庭申请书提交截止日期是多久? 证人出庭申请书提交截止日期通常根据具体的法律程序和案件性质而定。一般而言,法院会在案件受理后规定一个具体的提交期限。这个期限可能会因案件的复杂性、证人的数量以及其他相关因素而有所不同。为了确保证人出庭申请书能够及时提交,建议您尽早联系相关法庭或律师,了解具体的截止日期。如果您是证人或代理人,请务必遵守法庭的规定,并确保在规定期限内提交申请书,以免影响案件的进行和您的权益。如有任何疑问,建议您咨询专业的法律顾问或律师以获取准确的法律意见。 结语 证人出庭作证是一项重要的义务,他们应当接受法官和当事人的直接询问。然而,在特定情况下,证人可能因为身体、工作或其他不可抗力的原因无法出庭。在这种情况下,经法院许可,证人可以通过书面证言、视听传输技术或视听资料等方式提供证词。需要注意的是,证人必须有正当理由并经法院许可,否则其证言不能单独作为案件事实的依据。为避免影响案件进程和您的权益,请在规定期限内提交证人出庭申请书,并咨询专业的法律顾问或律师以获取准确的法律意见。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五十四条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十日前提出,并经人民法院许可。 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申请予以准许的,应当在开庭审理前通知证人出庭作证,并告知其应当如实作证及作伪证的法律后果。 证人因出庭作证而支出的合理费用,由提供证人的一方当事人先行支付,由败诉一方当事人承担。 第四十三条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并经人民法院许可。人民法院准许证人出庭作证的,应当在开庭审理前通知证人出庭作证。 当事人在庭审过程中要求证人出庭作证的,法庭可以根据审理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准许以及是否延期审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