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申请强制执行的民事判决的期限是多久? |
释义 | 民事判决书生效后,被告拒不履行判决义务,可凭判决书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申请执行期限为两年,从履行期满日起计算。若法院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申请执行人可向上级法院申请执行。 法律分析 民事判决书生效之后,如果判决书上的履行期满后,被告拒不履行判决规定义务,则可以凭判决书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两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如果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拓展延伸 强制执行民事判决的程序和要求是什么? 强制执行民事判决是指在判决生效后,当被执行人拒不履行判决义务时,申请执行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以实现判决的效力。其程序和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申请人需准备完整的申请材料,包括判决书、申请书等;其次,申请人需向被执行人送达执行通知书,并在规定的期限内履行公告程序;再次,被执行人在接到执行通知书后,应按判决的内容和期限履行义务;最后,如果被执行人拒不履行,申请人可申请查封、扣押财产,申请强制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确保判决的有效执行。 结语 民事判决生效后,被告拒不履行义务,可凭判决书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执行期限为两年。超过六个月未执行,可向上级法院申请执行。强制执行程序包括准备申请材料、送达执行通知书、履行公告程序、被执行人履行义务,如拒不履行可申请查封、扣押财产。法院将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判决有效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