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仲裁怎么和当事人调解
释义
    法律分析:仲裁是一种法律程序,由仲裁机构依据当事人达成的仲裁协议,对争议进行调解、仲裁。一般来说,仲裁主要是针对涉及法律纠纷的案件进行处理,当事人进行仲裁前,需要签署仲裁协议,并支付仲裁费用。
    相比之下,调解是指在许多不涉及法律问题的争端中,通过第三方的调解,使得双方协商达成和解,达成共识。调解一般可以是非正式或半正式程序。
    如果当事人想要进行调解,可以通过以下步骤:
    1. 当事人协商:首先当事人可以进行协商,寻求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
    2. 选择调解人:如果双方无法达成调解,可以选择一名公正、中立的调解人,来帮助双方进行沟通和协商。
    3. 进行调解:调解人会帮助双方进行交流,寻求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帮助双方达成共识。
    4. 达成协议:如果双方成功达成协议,调解人会制定和签署调解协议,确保双方都能够执行。
    需要注意的是,调解一般只适用于一些不涉及法律问题的争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四十二条 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应当先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调解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调解不成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四十二条 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应当先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调解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调解不成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3: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