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个人所得税累计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
释义 |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再减去减免税额和抵免税额。以工资为例,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去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等扣除后的余额。税率采用超额累进税率,范围从3%到45%。 法律分析 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以工资为例,应纳税所得额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等扣除后的余额。而税率为3%至45%的超额累进税率。 拓展延伸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和免税额有哪些规定?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和免税额是根据国家税法规定的,根据个人的纳税档案和收入水平来确定。税率是根据不同的收入水平划分为不同的档次,逐级累进计税。根据最新的个人所得税法,税率分为七个档次,从3%到45%不等。免税额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的个人收入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根据个人的家庭状况、子女教育等情况,免税额有一定的差异。需要注意的是,免税额并非一成不变,可能会根据法律和政策的变化而有所调整。因此,具体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和免税额,请您咨询相关税务机构或专业律师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结语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涉及多个因素,包括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和抵免税额等。税率是根据个人的收入水平划分为不同的档次,而免税额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的个人收入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具体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和免税额可能会根据法律和政策的变化而有所调整。为了获取准确的信息,请您咨询相关税务机构或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九)偶然所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