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一、哪些情况下可以申请精神损害的赔偿? (一)公民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受到侵害时,可以依法请求赔偿精神损害。 (二)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其他人格权利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赔偿精神损害。如宣扬别人婚恋生活,在新婚夫妻房间安装监视设备,私自拆开他人信件了解他人的秘密等都属于违反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受害人可以要求侵权人赔偿精神损害。 (三)公民去世后,其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遗体等人格权利受到非法侵害,使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痛苦的,死者的近亲属也可以依法请求赔偿精神损害。 (四)监护权受到侵害引起精神损害,受害人可以依法要求赔偿精神损害。 二、什么会影响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数额 交通事故,纠纷当中,精神损害赔偿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赔偿项目,赔偿金额的多少,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对金额影响比较大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过错越大,赔偿的金额越高,但是,在法律规定无过错仍然需要承担责任的情况下,赔偿金额就与过错大小无关。 (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也就是说后果越严重,赔偿的金额越高。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这里主要是考虑到侵权人的赔偿能力。不能够说要求的赔偿金额很高,但实际上执行不到位或者很难执行到位,那么这么高的金额也是没有意义的。 (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也就是说,对精神损害赔偿数额,根据法院所在地的人均生活水平法官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