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网上立案一般多久能审核通过 |
释义 | 法律分析:网上立案,一般提交立案之后,在三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核,如果符合法定起诉条件的,应当及时登记立案;如果当事人和代理人提交的材料不符合要求的,法官应当一次性全面告知应当补正的材料和期限;如果当事人的起诉不符合法定条件且无法通过补正材料解决的,裁定不予受理。 一、合同纠纷法院要多长时间开庭 这得看具体情况,一般30天左右。人民法院应当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确定当事人的举证期限。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并经人民法院准许。符合立案条件的,登记立案;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材料,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需要补充材料的,在补充材料后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立案期限从补正后交人民法院的次日起算。 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由上级人民法院转交下级人民法院立案的案件,从受诉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的次日起算。 合同纠纷立案后,一般会在三十日内开庭。合同纠纷属于民事纠纷的范畴,民事诉讼立案时间一般为七日内,立案时间为法院收到材料后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 二、行政诉讼过了时效能否立案 不能。 行政诉讼起诉期限,是指提起行政诉讼的法定有效期限。超过起诉期限的,起诉人丧失对该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权利。起诉期限不同于诉讼时效,不能中止、中断和延长,只要超过起诉期间就丧失起诉权。因此,法院在立案时,首先要审查起诉期限,超过起诉期限的,一律裁定不予立案。 《行政诉讼法》 第五十一条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书应当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起诉状内容欠缺或者有其他错误的,应当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内容。不得未经指导和释明即以起诉不符合条件为由不接收起诉状。对于不接收起诉状、接收起诉状后不出具书面凭证,以及不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起诉状内容的,当事人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投诉,上级人民法院应当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法律依据:《北京法院网上立案办法》第十一条除本办法另有规定外,立案法官对网上立案的申请,应于系统接收起诉材料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作出如下处理:(一)符合法定起诉条件的,应当及时登记立案;(二)当事人和代理人提交的材料不符合要求的,法官应当一次性全面告知应当补正的材料和期限。在指定期限内经补正符合法定条件的,登记立案。逾期未补正或者经补正不符合要求的,裁定不予受理;(三)当事人的起诉不符合法定条件且无法通过补正材料解决的,裁定不予受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