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没有劳动合同如何走工伤鉴定程序 |
释义 | 没有劳动合同如何走工伤鉴定程序1、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与签订了劳动合同的的工伤鉴定程序一样的。工伤赔偿主要理赔范围包括:工伤医疗待遇、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2、申请工伤鉴定。确认伤残等级后,是确认赔偿的基础;进行工伤鉴定程序理赔,需要严格参照《工伤保险条例》的具体规定进行索偿;3、如果协商不成,带好相关资料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直接到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提出劳动仲裁。 没有劳动合同工伤鉴定程序怎么走 不签订合同不影响劳动关系的存在。如果是工伤一样可以认定,其工伤赔偿标准、工伤鉴定程序,和签订合同的是一样的。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工伤鉴定程序,与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工伤鉴定程序是一样的,均需要经过以下步骤:第一、申请工伤鉴定。确认伤残等级后,是确认赔偿的基础;第二、工伤赔偿主要理赔范围包括:享受工伤医疗待遇、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住院伙食补助费、辅助器具、医疗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生活护理费等;第三、走工伤鉴定程序来理赔的话,需要严格参照《工伤保险条例》,具体规定进行索偿;第四、如果协商不成,带好相关资料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直接到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提出劳动仲裁。 工伤鉴定程序如何走 发生工伤后,劳动者应当向单位提出要申请做工伤认定,如果单位在一个月内没有申请,那么劳动者可以自行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在认定书出来后,确认为工伤的,工伤劳动者伤情稳定后,可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需要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工伤认定决定书原件及复印件,完整的病历材料,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以及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工伤鉴定程序怎样走 关于工伤鉴定的程序,大致分为以下步骤:一、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认定时应当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关系证明、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等材料;二、劳动能力鉴定。申请鉴定时应当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工伤医疗的有关材料,对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15日内向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申请,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三、工伤职工应享有的待遇及救济途径:根据伤残程度不同,享有的标准和获得的补偿数额也不同。造成死亡的,应享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鉴定费、交通费、营养费,根据具体实际情况由用人单位承担。 工伤鉴定程序怎么走 在做工期间不小心受伤了,想要获得工伤赔偿,则必须去进行工伤鉴定,那么工伤鉴定程序怎么走呢一、工伤认定工伤不同于其他人身伤害。工伤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并经法定程序认定为工伤。因此,发生工伤后,依法进行工伤认定非常重要。需要强调的是,应当由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申请工伤认定时应当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关系证明、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等材料。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六十内做出工伤认定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和用人单位。二、劳动能力鉴定工伤认定完毕,经治疗终结或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工伤职工还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一级最重,十级最轻。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部分不能自理,大部分不能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人可以是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申请人之间不分先后顺序。受理机构是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时应当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工伤医疗的有关材料。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在60日内作出,申请人不服的,可以在15日内向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申请,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一年后,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还可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没有劳动合同如何申请工伤鉴定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也能申请工伤鉴定,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是关键,例如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公章)、工资卡交易记录、工资条、有公司名称的工装、去地税局打印并盖章的个税完税证明、用人单位办理的暂住证、考勤记录、社会保险缴纳记录、派工单、同事证言(离职在职的都可以)、录音录像或者其它有名字和公章或老板签字的的书面材料等。 该内容由 王远义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