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庭外和解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释义
    庭外和解在刑事案件中的法律规定及其分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88条至第290条,庭外和解适用于民间纠纷引起的可能判处三年以下刑罚或七年以下过失犯罪案件。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需审查和解的自愿性和合法性,并制作和解协议书。和解案件可获得从宽处理或不起诉的决定,被告人可获得从宽处罚。和解分为诉讼前和诉讼中的两种情况,和解协议需经法院审查批准,具备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
    一、庭外和解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八十八条
    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
    第二百八十九条
    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第二百九十条
    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二、和解的分类
    (一)诉讼前的和解。指发生诉讼以前,双方当事人互相协商达成协议,解决双方的争执。这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是当事人依法处分自己民事实体权利的表现(见处分原则)。和解成立后,当事人所争执的权利即归确定,所抛弃的权利随即消失。和解一经成立,当事人不得任意反悔要求撤销。但是,和解所依据的文件,事后发现是伪造或涂改的;和解事件已为法院判决所确定,而当事人于和解时不知情的;当事人对重要的争执有重大误解而达成协议的,当事人都可以要求撤销和解。
    (二)诉讼中的和解。是当事人在诉讼进行中互相协商,达成协议,解决双方的争执。这种和解不问诉讼程序进行如何,凡在法院作出判决前,当事人都可进行。可以就整个诉讼标的达成协议,也可就诉讼上的个别问题达成协议。诉讼中的和解协议经法院审查批准,当事人签名盖章,即发生效力,结束诉讼程序的全部或一部。结束全部程序的,即视为当事人撤销诉讼。
    庭外和解的话比法院做出判决的要好一些,法院也会在判决之前询问双方当事人是否愿意接受和解。如果接受和解的法院可以在调解之后出具调解书,调解书具备法律效力,双方当事人都需要遵守。如果有一方拒绝遵守的,对方依旧可以向法院起诉。
    结语
    庭外和解是一种有效解决纠纷的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民间纠纷引起的刑事案件以及过失犯罪案件,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真诚悔罪、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和解。在和解过程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会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达成和解协议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可以提出从宽处理建议,人民法院可以从宽处罚。庭外和解是一种灵活的解决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当事人的需求。如果有一方拒绝遵守和解协议,对方仍然可以向法院起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第二百八十九条 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四章 第二审程序 第一百七十九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应当制作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调解书送达后,原审人民法院的判决即视为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四章 调解程序 第十八条 基层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对适宜通过人民调解方式解决的纠纷,可以在受理前告知当事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4 7: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