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进入破产重组程序后能否起诉 |
释义 | 破产重整期间,债权人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破产重组与破产重整不是一个意思,虽然目的相同,但存在法律依据、程序、参与主体等方面的本质差异;重整与重组的相同之处在于共同前提条件和目的,即通过清理债权债务关系、引入第三方等措施挽救企业。 法律分析 一、进入破产重组程序后能否起诉 债务人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期间的,债权人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第七十二条自人民法院裁定债务人重整之日起至重整程序终止,为重整期间。 第七十三条在重整期间,经债务人申请,人民法院批准,债务人可以在管理人的监督下自行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 有前款规定情形的,依照本法规定已接管债务人财产和营业事务的管理人应当向债务人移交财产和营业事务,本法规定的管理人的职权由债务人行使。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七十八条在重整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管理人或者利害关系人请求,人民法院应当裁定终止重整程序,并宣告债务人破产: (一)债务人的经营状况和财产状况继续恶化,缺乏挽救的可能性; (二)债务人有欺诈、恶意减少债务人财产或者其他显著不利于债权人的行为; (三)由于债务人的行为致使管理人无法执行职务。 二、破产重组和破产重整是一个意思吗 破产重组和破产重整不是一个意思。重组与重整都是在公司企业出现经营困难时,进行救助的一种措施。由于两者称谓相似,措施相近,目的相同,因而易引起混淆。但两者也存在本质差异,如法律依据、程序、参与主体、效率等各方面均有本质区别。 三、重整与重组的相同之处 1、前提条件相似 公司企业面临重大财务危机,陷入生存困难,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等情况,是二者的共同前提。 2、目的相同 通过清理债权债务关系,引入战略第三方,公司企业整体转让,易主经营等措施,挽救困境中的企业,以使企业获得新生,避免公司破产带来的消极后果。 结语 破产重组和破产重整是在公司企业面临财务困境时采取的救助措施,目的都是为了挽救企业并避免破产带来的消极后果。尽管两者在法律依据、程序、参与主体和效率等方面存在本质差异,但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都需要公司企业面临重大财务危机且缺乏清偿能力。通过清理债权债务关系、引入战略第三方、整体转让等措施,破产重组和破产重整都旨在使企业获得新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十章 破产清算 第二节 变价和分配 第一百一十二条 变价出售破产财产应当通过拍卖进行。但是,债权人会议另有决议的除外。 破产企业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变价出售。企业变价出售时,可以将其中的无形资产和其他财产单独变价出售。 按照国家规定不能拍卖或者限制转让的财产,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方式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2006修订):第十章 破产清算 第二节 变价和分配 第一百一十二条 变价出售破产财产应当通过拍卖进行。但是,债权人会议另有决议的除外。 破产企业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变价出售。企业变价出售时,可以将其中的无形资产和其他财产单独变价出售。 按照国家规定不能拍卖或者限制转让的财产,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方式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2006修订):第八章 重整 第二节 重整计划的制定和批准 第八十八条 重整计划草案未获得通过且未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获得批准,或者已通过的重整计划未获得批准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终止重整程序,并宣告债务人破产。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