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未成年人做记录时是否需要家人陪同?
释义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应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并记录相关情况。代理人可行使诉讼权利,提出意见。讯问时,女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需有女工作人员在场。审判时,未成年被告人陈述后,代理人可进行补充陈述。询问未成年被害人、证人也适用相关规定。
    法律分析
    1.未满16岁犯罪的,在做笔录应该要由家长陪护在场。刑事案件询问未成年人,必须通知监护人到场,否则程序不合法,该笔录可以作为非法证据排除。讯问女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有女工作人员在场。审判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其法定代理人可以进行补充陈述。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一条对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讯问和审判的时候,应当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无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场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到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行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到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员认为办案人员在讯问、审判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可以提出意见。讯问笔录、法庭笔录应当交给到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员阅读或者向他宣读。讯问女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有女工作人员在场。审判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其法定代理人可以进行补充陈述。询问未成年被害人、证人,适用第一款、第二款、第三款的规定。
    拓展延伸
    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记录时家人陪同的必要性探讨
    在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方面,记录时是否需要家人陪同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家人陪同对于未成年人的记录过程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首先,家人的陪同可以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避免信息被篡改或误传。其次,家人的存在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安慰,降低未成年人在记录过程中的紧张和压力。此外,家人的参与也有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确保记录过程不受他人侵犯。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家人陪同的必要性,为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保护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结语
    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家人陪同在讯问和审判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未满16岁犯罪的未成年人在做笔录时应由家长陪护在场。如果未通知监护人到场或未成年人未有法定代理人陪同,则该笔录将被视为非法证据。此外,讯问女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时,应有女工作人员在场。审判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未成年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进行补充陈述。在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方面,家人陪同的重要性备受关注。家人的参与可以确保记录的真实性、提供情感支持、降低压力,并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因此,我们应重视家人陪同的必要性,为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保护提供全面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六章 政府保护 第八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发展托育、学前教育事业,办好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幼儿园,支持社会力量依法兴办母婴室、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幼儿园。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培养和培训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幼儿园的保教人员,提高其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第九条 婴儿出生后,在申报出生登记前死亡的,应当同时申报出生、死亡两项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关经费纳入本级政府预算。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11:5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