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走私犯罪的定义和判断标准是什么? |
释义 | 法律分析: 走私犯罪是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将限制出境、进口、出口的物品、货币、有价证券等非法运入或运出国境,或者非法转移、隐匿、变卖、处置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走私犯罪是刑事犯罪,情节严重者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走私犯罪的判断标准是:是否将限制出境、进口、出口的物品、货币、有价证券等非法运入或运出国境,或者非法转移、隐匿、变卖、处置。此外,还需要考虑是否具有主观故意,即是否明知或者应知所为行为是违法的。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犯罪分子实施犯罪,应当具有犯罪的主观故意。犯罪分子没有主观故意的,不构成犯罪。” 4.《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四十四条规定:“违反海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携带、寄递与限制出境、进口、出口的物品、货币、有价证券等有关的单证不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海关可以没收物品、货币、有价证券等,并可以对该违法行为人处以罚款或者拘留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