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成功调解案件后,派出所为何要撤销原案? |
释义 | 被害人自愿和解时,涉嫌故意伤害罪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协商和解,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对于民间纠纷引起的犯罪案件和过失犯罪案件(除渎职犯罪外),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并通过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情况下,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这些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 法律分析 具体要看实际情况而定。只要被害人自愿和解时,双方当事人可以协商和解,但涉嫌故意伤害罪的,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1、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2、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拓展延伸 调解成功后的案件撤销:派出所的法律依据与考量 在调解成功后,派出所撤销原案是基于法律依据与综合考量的结果。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调解达成后,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协议具有法律效力。派出所撤销原案的目的是为了给予调解协议以合法保障,并避免冲突和纠纷再次升级。此举旨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双方当事人的和解与协作。派出所在撤销原案时会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如当事人的真实意愿、公共利益、社会秩序等,以确保调解结果的公正性和合法性。因此,调解成功后的案件撤销是派出所依据法律依据与综合考量的合理决策。 结语 在法律的框架下,被害人和涉案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和解达成协议。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调解成功后的协议具有法律效力。派出所撤销原案的目的是为了保障调解协议的合法性和公正性,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撤销原案时,派出所会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保调解结果符合当事人的真实意愿,并符合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因此,撤销原案是派出所依据法律依据与综合考量做出的合理决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四章 调解程序 第十八条 基层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对适宜通过人民调解方式解决的纠纷,可以在受理前告知当事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一章 总则 第五条 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指导全国的人民调解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指导本行政区域的人民调解工作。 基层人民法院对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进行业务指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三章 人民调解员 第十四条 人民调解员应当由公道正派、热心人民调解工作,并具有一定文化水平、政策水平和法律知识的成年公民担任。 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对人民调解员进行业务培训。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