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警察立案后会采取哪些措施? |
释义 | 本文讲述了警方在处理案件时的立案标准和程序。警方在立案后需要展开调查、搜集证据、调查犯罪嫌疑人的行踪以及追踪犯罪嫌疑人的行动。检察院接到移送的案件后进入审查起诉阶段,法院根据事实、证据和有关法律法规作出有罪或无罪的判决。公安机关处理案件不收费,但只有刑事案件予以立案侦查。 法律分析 警方在展开调查后,处理方式包括: 1. 展开调查,搜寻相关证据以证明案件事实; 2. 搜集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3. 调查犯罪嫌疑人的行踪; 4. 追踪犯罪嫌疑人的行动。 2、检察院接到侦查机关移送的案件后,进入审查起诉阶段; 3、庭审结束后,法院将根据事实、证据和有关法律法规,作出有罪或无罪的判决; 4、实施,已经生效的判决,由执行机关执行。 一、警察立案标准如下: 1、有犯罪事实。即已经受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律,构成了犯罪。这种犯罪事实已客观存在,非主观臆测有证据证明,并非毫无根据; 2、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即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刑罚处罚。如果其行为仅构成犯罪,而依法不应追究其刑事责任的,也不应立案; 3、属于本区域管辖。公安机关只能管辖法律规定的属于本区域管辖的案件。 二、公安局立案程序是: 1、必须先有人报案; 2、只有刑事案件予以立案侦查,民事纠纷,治安案件一般都只是留个案底; 3、不予收费,公安机关处理事情是不收费的; 4、当案件侦查,审理完毕,或者案件不需要继续侦查审理等其他情况,公安机关将予以撤销立案。 综上所述,警察立案后会的处理方式是寻找犯罪嫌疑人,收集一些足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检察院接到侦查机关移送的案件后,进入审查起诉阶段;庭审结束后,法院将根据事实、证据和有关法律法规,作出有罪或无罪的判决;实施,已经生效的判决,由执行机关执行。只有刑事案件予以立案侦查,民事纠纷,治安案件一般都只是留个案底。公安机关处理事情是不收费的。 结语 总之,警方和检察院在处理案件时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标准,确保案件得到公正的处理。立案是案件处理的第一步,只有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立案侦查和起诉。警察立案标准包括犯罪事实、追究刑事责任和属于本区域管辖等要素,而公安局立案程序则需要满足报案、立案侦查、审理完毕或撤销立案等条件。在整个处理过程中,需要确保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五条 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依法先行拘留,对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依法逮捕。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