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迫使女方归还彩礼 |
释义 | 通过起诉的方式,男方可以要回女方不退的彩礼。彩礼纠纷诉讼包括准备诉状、起诉、参与诉讼活动和上诉等程序。如果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未共同生活或彩礼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法院将支持返还彩礼的请求。彩礼纠纷解决需考虑是否缔结婚姻关系,离婚为前提时可以支持返还请求。彩礼问题主要存在于农村和经济不发达地区,需区分彩礼给付时的主观意愿。赠与行为通常不予支持返还彩礼请求。 法律分析 女方不退彩礼男方可以通过起诉的方式要回。 彩礼纠纷诉讼有以下四个程序: 1、准备好民事诉讼状。 2、到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并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 3、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准时出席参与诉讼活动。 4、若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应在接到判决书后15天内或接到裁定书后10天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并递交上诉状。 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 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3、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起诉程序的完整流程: 1.起诉应当满足起诉条件。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 2.起诉应当向法院提交相关证据材料; 3.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 4.将上述材料交给受案法院,由法院决定是否立案受理。 彩礼是指婚姻关系当事人一方及其亲属依据习俗向对方及其亲属给付的钱物。 1、解决彩礼纠纷时应遵循的原则。决定彩礼是否返还,以当事人是否缔结婚姻关系为主要判断依据。给付彩礼后未缔结婚姻关系的,原则上应返还彩礼;如果已结婚的,原则上彩礼不予返还(一些特殊情形除外);按照习俗举办了结婚仪式但没有领取结婚证书的,解除同居时彩礼原则上不予返还。 2、结婚前给付彩礼的,必须以离婚为前提,才能考虑支持返还请求。如果给付彩礼之后,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给付人要求返还给付的,不予支持,因为此时夫妻尚作为一个共同体,遵循夫妻法定财产共有制。如果当事人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该项请求,法院准许离婚的,可根据情况作出是否支持返还彩礼请求;判决不准离婚的,不能支持当事人返还彩礼的请求。 3、必须是当地确实存在婚前给付彩礼的习俗。一般来说,彩礼问题主要大量存在于我国广大的农村和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人们迎亲嫁娶,多是按民风、习俗形成的惯例。如果当地没有此种风俗存在,就谈不上给付彩礼的问题。对于不能认定为彩礼的、属于男女交往间所为的给付财物如何处理,要视其具体情况及性质,由法院依法作出处理。 4、要区别彩礼给付时当事人的主观意愿。一般来讲,彩礼的给付往往迫于当地行情及社会压力而不得不给,完全自愿给付且无任何附加条件的属于一般赠与行为,如果没有特殊规定,通常不予支持返还彩礼的请求。 结语 在彩礼纠纷中,如果女方不退彩礼,男方可以通过起诉的方式要回。彩礼纠纷诉讼包括准备民事诉讼状、起诉、参与诉讼活动和上诉等程序。如果符合特定情形,人民法院应当支持男方请求返还彩礼。起诉程序的流程包括提交起诉书、相关证据材料,并由法院决定是否立案受理。彩礼是指婚姻关系当事人一方及其亲属根据习俗给付给对方及其亲属的钱物。解决彩礼纠纷时应遵循的原则是以是否缔结婚姻关系为主要判断依据。结婚前给付彩礼的返还请求必须以离婚为前提,并要考虑当地是否存在婚前给付彩礼的习俗。彩礼的给付应区分当事人的主观意愿。一般来说,完全自愿给付且无任何附加条件的彩礼通常不予支持返还请求。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第五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 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