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多次故意损坏他人财物罪怎么处罚? |
释义 | 一、多次故意损坏他人财物罪怎么处罚?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3次以是的,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可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三十三条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 (二)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 (三)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故意毁坏财物罪认定是怎么样的? (一)罪与非罪的界定 按照本条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因此,是否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则是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小、情节较轻的,则属一般违法行为,应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给予拘留或警告,单处或并处罚款,责令赔偿损失。所谓“情节严重”,一般是指毁灭或损坏重要物品,损失严重的;毁灭或损坏公私财物的手段特别恶劣的;出于嫁祸于人的动机等。 (二)本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 本罪与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备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破坏通讯设备罪等危害公共安全罪以及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犯罪中的破坏生产经营罪的区别在于:后者破坏的是特定的财产,侵犯的是其他独立客体,本法对其已单独规定有罪名,只应按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 三、故意毁坏非法财物怎么处理 故意毁坏非法财物,数额巨大,已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情节严重的行为。法律规定故意毁坏财物罪,旨在通过保护公私财物,进而保护该财物权利主体的权益。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犯罪对象是公私财物,并未明文规定“公私财物”须“合法”,该“公私财物”应包括合法与非法的公私财物,因此,将非法财物纳入故意毁坏财物的犯罪对象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对法律保护的要求,也更符合现行刑法的立法本意。 其次,刑法对于非法财产的保护不在于保护非法取财行为或非法使用行为,而在于保护所有社会财富都免受非法侵犯,从而维护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故意毁坏非法取得的财产造成社会公共秩序混乱,侵害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公共利益。如果任由行为人毁坏其自认为是非法的财产而不追究法律责任,社会将处于混乱状态,这种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也是显而易见的。法律在一定范围内保护非法利益,但是法律并没有授予公民处置非法财产的权利。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