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限制给孩子上户口的时间限制 |
释义 | 户口是住户和人口的总称,是由公安机关户政管理机构制作的法律文书,用于记录和留存住户人口的基本信息。根据《户口登记条例》,婴儿出生后一个月内,可以凭相关证件申报户口,超过12个月则需要父母申报。户口是居民户口的法律凭证,没有履行户口登记的不能认定为有户口。所以,户口与户籍没有本质的区别,常被视为同义词。 法律分析 一、户口是什么 户口是住户和人口的总称,计家为户,计人为口。户口的载体为户籍(户口簿),是由公安机关户政管理机构所制作的,用以记载和留存住户人口的基本信息的法律文书。 二、给孩子上户口多长时间限制 1,根据我国《户口登记条例》第7条的规定,婴儿出生后一个月内,由婴儿监护人或者户主凭《出生医学证明》、婴儿父母双方结婚证、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等; 2,向婴儿父亲或者母亲常住户口所在地的辖区派出所申报出生登记; 3,当事人的子女,在出生一个月以后再申报户口的,需要同时出具亲子鉴定证明,当事人可以事先咨询户口申报地的派出所工作人员,以对方的答复为准。 4、超过12个月以上的,由其父母向其户口所在地派出所申报。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在办理新生儿上户的过程中,需要许多的手续与相关证件证明,所以大家在平常生活中一定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证件,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大家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进行法律咨询,会给你最专业的答复。 三、相关法律 户籍是指“登记居民住户的册籍”《辞海》(1988年版),所谓册籍,通俗的叫法就是“户口登记簿”,或者“户口本”。从古到今,我国的户籍都是由政府部门设计制订的,因此,户籍也是个法定名称。户籍是居民户口的法律凭证,没有履行户口登记的,就不能认定为有户口。1958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户口登记。由上所述可见,户口与户籍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以,人们常常把户口与户籍当作同等意义的词来使用。 结语 户口,作为住户和人口的总称,是由公安机关户政管理机构制作的户籍(户口簿)来记录和留存住户人口的基本信息的法律文书。根据我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婴儿出生后一个月内,监护人或户主需凭相关证明向派出所申报出生登记。超过12个月以上的,由父母向户口所在地派出所申报。办理新生儿上户需提供多个手续与证件,大家应妥善保管自己的证件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如需法律帮助,欢迎咨询,我们将提供专业答复。户籍是居民户口的法律凭证,履行户口登记是确立户口的法定要求。户口与户籍在实质上没有区别,常被视为同义词使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第七条 婴儿出生后一个月以内,由户主、亲属、抚养人或者邻居向婴儿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出生登记。 弃婴,由收养人或者育婴机关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出生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六章 政府保护 第八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开展家庭教育知识宣传,鼓励和支持有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二章 家庭保护 第十五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创造良好、和睦、文明的家庭环境。 共同生活的其他成年家庭成员应当协助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抚养、教育和保护未成年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