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诉讼时效到期了怎么办?
释义
    诉讼时效到期后仍可提起诉讼,但如果被告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原告将丧失胜诉权。法院不会主动对诉讼时效进行审查,除非被告提出抗辩。民事诉讼时效要件包括请求权的存在、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以及诉讼时效期间届满。诉讼时效可中断或中止。在解决纠纷时,必须根据法律规定处理诉讼时效问题。
    法律分析
    一、诉讼时效到期了怎么办?
    诉讼时效到期了同样可以提起诉讼来维护权益。民事诉讼时效过了,权利人同样可以提起诉讼维权,但如果对方当事人以已过诉讼时效提起抗辩,权利人将丧失胜诉权。
    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人民法院审理民事诉讼案件过程中,发现案件诉讼请求已经超过诉讼时效,但当事人没有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不能够主动向当事人释明,指导或引导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更不能直接援引诉讼时效制度,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判决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规定,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及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
    1、普通诉讼时效:《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最长诉讼时效:《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第二款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民事诉讼时效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诉讼时效要件是指适用诉讼时效的要件。
    1、须有请求权的存在。诉讼时效是对请求权的限制,没有请求权,也就无从适用诉讼时效。
    2、须有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诉讼时效是对权利人的督促,实际上也是对义务人的保护,如果权利人怠于行使权利经过一定的期间,又没有其他事由致使诉讼时效中断或中止,则诉讼时效产生法律效果。
    3、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持续存在,致使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届满有时又称为诉讼时效结束、诉讼时效完成。诉讼时效届满,权利人的胜诉权自动消灭。如果有使诉讼时效中断、中止的事实,诉讼时效还可以“拉长”,即中断时重新计算,中止时,将中止时间段剔除后继续计算。
    在现实生活当中,如果民事诉讼方式解决纠纷,但是因为诉讼时效已经经过的缓慢的避免,是需要根据法律的规定来进行处理,当然了,法院是不会主动的对于诉讼时效的问题来进行审查的,除非说对方提出了诉讼时效抗辩。
    结语
    维护权益是每个人的权利,即使诉讼时效已到,权利人仍可提起诉讼。但若对方以已过诉讼时效为由提出抗辩,权利人将失去胜诉权。法院应受理超过诉讼时效起诉的案件,但若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法院不能主动处理该问题。诉讼时效的构成要件包括请求权的存在、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以及持续存在的怠于行使权利事实致使诉讼时效期满。法院不会主动审查诉讼时效问题,除非对方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在处理纠纷时,应遵循法律规定处理诉讼时效问题。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二条 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一条 当事人可以对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但对下列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一)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
    (二)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
    (三)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
    (四)其他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规定的债权请求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四条 未约定履行期限的合同,依照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第五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可以确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不能确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但债务人在债权人第一次向其主张权利之时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债务人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5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