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规定是否有效? |
释义 | 协议离婚财产分割有效,双方签订离婚协议书,包括自愿离婚意思表示,孩子抚养权归属、财产债务分割等问题一致。离婚协议需在登记机关办理离婚手续后生效,对财产归属约定具有法律约束力。 法律分析 协议离婚财产分割是有效的。协议离婚时需要双方签订离婚协议书,协议书内容应包括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孩子抚养权归属、财产和债务分割等问题协议一致的意见。离婚协议只有双方在婚姻登记机关办理了离婚手续之后才生效。法律规定双方可以对财产的归属进行约定,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拓展延伸 离婚协议中财产分割规定的法律效力如何评估? 评估离婚协议中财产分割规定的法律效力需要考虑多个因素。首先,要检查协议是否符合当地法律的要求,比如是否满足财产分割的公平原则。其次,要审查协议中的规定是否明确、具体,并且是否能够被执行。还需要考虑协议的签署过程是否合法,并且双方是否在签署时具备完全的自愿和理解。此外,协议中的条款是否违反了公序良俗或违法规定也需要评估。最后,要考虑协议是否经过专业律师的审查和建议。综合这些因素,才能对离婚协议中财产分割规定的法律效力进行全面评估。 结语 离婚协议的财产分割在法律上是有效的,但评估其法律效力需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符合当地法律要求、公平原则、明确具体、可执行性、合法签署、自愿理解、不违反公序良俗和法律规定,以及律师的审查建议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全面评估离婚协议中财产分割规定的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六条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