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竞业限制的期限约定不明问题如何处理?
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竞业限制义务最长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但是对于约定期限不明的问题,并未直接作出规定。《深圳经济特区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条例》规定竞业限制协议中没有约定期限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无固定期限协议,可以随时解除协议,但应当提前至少一个月通知对方。深圳特区的做法无疑为单位突破两年的最长期限开了个口子,但也同时赋予了劳动者任意解除的权利,适度的平衡了双方的权利义务。风险提示: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如何处理合同约定不明问题?
    一、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二、既不能通过协商达成补充协议,又不能按照合同的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依照《民法典》第511条规定,可以适用下列规定:(一)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履行;没有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按照推荐性国家标准履行;没有推荐性国家标准的,按照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二)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依照规定履行。(三)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四)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请求履行,但是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五)履行方式不明确的,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六)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因债权人原因增加的履行费用,由债权人负担。风险提示:企业在签订书面合同时,应注意在合同中约定违约条款,约定经销商不按期付款的责任,同时要注意合同中的法律适用与争议解决条款。(1)收集保存好单证及双方的往来函电等资料,以备不时之需。(2)严格履行在合同中卖方的义务,以免给经销商拒收货物或拖欠与拒付货款落下把柄。(3)在经销商拖欠货款后,企业不能心存侥幸,而应尽早采取措施,比如委托律师事务所,通过合作律师事务所核查对方的资信状况,尽快采取法律途径追讨欠款,一旦延误了时机,经销商破产倒闭后,就不用还债,企业就会血本无归了。
    工资约定不明如何处理?
    在订立劳动合同时,约定劳动报酬一定要明确、具体,包括明确劳动报酬的法律后果等相关内容。实践中一些用人单位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对劳动报酬处理模糊,或者口头约定,因此常常引发劳动争议。工资应在劳动合同中明确,但并不一定表现为具体的金额,也可以表现为明确的计算方式,如计件工资时写明计件定额和计件单价。提成工资应写明提成基数与比例等。劳动报酬规定为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同时《劳动法》规定了工资约定不明时的处理程序。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可按照以下程序进行:首先双方重新协商工资标准,适用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如果,前两步无法解决问题,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应当同工同酬。用人单位如果认为同工不同酬,应当负举证责任。风险提示: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若劳动者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竞业限制协议的解除有哪些问题?
    1.竞业限制协议中尽量避免约定自动解除的条款或赋予劳动者解除的权利条款,建议用人单位以明确的方式向劳动者作出解除的表示。2.用人单位三个月未支付劳动者竞业限制补偿金的,竞业限制协议并不当然解除,其效力取决于劳动者的行为,如劳动者欲解除竞业限制条款,应以明示的方式向单位提出。风险提示: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哪些人会违反竞业限制约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竞业限制只适用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因此,即使是公司所有员工都签订了竞业限制协议,但只要不是上述三类人员的员工,都可以不用遵守竞业限制,这时竞业限制协议已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无效了,员工完全可以自由择业。除此之外,根据法律规定,适用竞业限制还有以下限制条件:1、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2、竞业限制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年。3、员工离职后,因公司的原因导致三个月未支付经济补偿的,可以要求法院解除敬业限制协议,或要求公司补发即赔偿损失。风险提示:用人单位约定竞业限制需要向被限制的员工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并且如果员工违约未支付,劳动者是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起诉的。用人单位也并非每个行业都需要约定竞业限制,而是根据是否接触公司的商业秘密等有架子的信息来决定的。
    员工违反竞业限制约定企业要怎么处理?
    在实践中,员工违反竞业限制协议的,公司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处理:1、按照协议约定,要求员工支付相应的违约金。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也就是说,当双方在竞业限制协议中约定违约金的,公司就可以按照约定,要求员工支付违约金。2、依法要求员工,赔偿公司实际损失。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此,要是双方没有约定违约金或公司认为违约金过低的,可以要求员工按照实际损失予以赔偿。只是公司提出此项赔偿时,还应该提供证明证实自身损失的金额,否则员工可以不赔偿或适当赔偿部分费用。3、公司在要求员工支付违约金或赔偿损失时,可同时要求员工停止违约行为,继续履行竞业限制协议。4、当公司与员工协商不成时,公司可以收集证据资料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员工支付违约金或赔偿损失,同时继续履行竞业限制协议。风险提示: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对公司还是对员工而言,都要知道竞业限制的条件:1、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2、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3、竞业限制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年。4、员工离职后,因公司的原因导致三个月未支付经济补偿的,可以要求法院解除敬业限制协议,或要求公司补发即赔偿损失。因此,公司首先需要确定员工是否违反了竞业限制协议,才能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处理决定。要是有需要的,您可以点击“找个律师”向专业公司法律师免费咨询,尽快妥善处理相关事宜。
    
     该内容由 陆洋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5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