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诬告陷害罪的认定方式是什么?
释义
    罪与非罪的界限在于诬告与错告的区分,前者是故意捏造事实,属于犯罪行为,后者是由于情况不明或认识片面而产生的差错。而本罪与一般诬告陷害行为的界限在于目的和性质的不同,前者意图使他人受刑事处罚,属于犯罪;后者仅捏造犯错误的事实,目的是使他人受行政纪律处分,属于违法。对一般诬陷行为,可根据情节和后果给予行政处罚、纪律处分或批评教育。
    法律分析
    从罪与非罪的界限进行认定:
    1、本罪与错告的界限
    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款规定。
    所谓错告,是指错误地指控他人有犯罪事实的告发行为。所谓检举失实,是指揭发他人罪行,但揭发的事实与实际情况完全不符或部分不符的行为。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这就把诬告与错告在性质上清楚地区别开来了。诬告与错告,在主观方面有着质的不同:前者是故意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属于犯罪行为;后者则是由于情况不明,或者认识片面而在控告、检举中发生差错。由此可见,是否具有诬陷的故意,是区分诬告与错告的最基本的标志。
    2、本罪与一般诬告陷害行为的界限
    两者都具有捏造事实、诬陷好人的特征。但是,诬陷的内容、目的和性质,又各不相同:诬告陷害罪是捏造事实,意图使他人受刑事处罚,而一般诬陷行为仅限于捏造犯错误的事实,其目的只是使他人受到某种行政纪律处分,因此,从性质上讲一个是犯罪,一个是违法。对一般诬陷行为,可根据不同情节和后果,分别给予行政处罚、纪律处分或者批评教育。
    结语
    根据本文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诬告与错告之间的界限,以及本罪与一般诬告陷害行为的区别。诬告陷害罪是指故意捏造事实,意图使他人受刑事处罚,而一般诬陷行为仅限于捏造犯错误的事实,目的是使他人受到行政纪律处分。对于不同的情节和后果,我们可采取相应的行政处罚、纪律处分或批评教育措施。在法律界,明确界定罪与非罪的界限非常重要,以确保公正和公平的司法体系的运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三节 共同犯罪 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0: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