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伤事故报告中的金额赔偿如何计算? |
释义 | 法律分析:在工伤事故报告中,涉及到的金额赔偿主要包括工资补偿、医疗费用、护理费用、营养补助费等。其中,工资补偿的计算应该按照工伤保险条例或者企业规定进行;医疗费用的计算应该按照治疗、护理费用、住院费用等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护理费用的计算应该根据护理人员的等级和服务时间等因素综合考虑;营养补助费用的计算应该按照当地政府规定标准,结合伤者的营养需要和实际开销情况进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工伤保险条例或者企业规定中有关于金额赔偿计算的规定,则应该以其为准。 法律依据: 1.《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四十九条:用人单位发生工伤事故的,应当立即报告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并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实行工伤保险。 2.《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条例的规定缴纳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用的征收和管理应当实行分类核算、统一管理的原则。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四条:劳动者死亡或者因事故、职业病致残的,应当给予工资补偿。工资补偿的标准,应当按照企业规章制度、劳动合同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二条:工伤保险费用包括医疗保障、工伤津贴、生活补助、康复费等。企业应当按照实际发生的费用向职工或者医疗、康复机构支付工伤保险费用。 5.《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被工伤事故导致暂时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工资按照职工本人的工资标准的百分之八十支付。 6.《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五十一条:用人单位发生工伤事故,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应当实行工伤保险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依法指导用人单位妥善处理工伤事故,并且督促其依法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