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在服刑期间抚养权问题应该怎样解决? |
释义 | 婚姻律师收集整理了关于服刑期间抚养权问题怎么解决的相关法律知识, 一、服刑期间抚养权问题怎么解决 根据法律规定,丈夫因犯罪在服刑期间,妻子提出离婚的,子女的抚养权只能由具备监护能力的妻子抚养。丈夫服刑期满之后,双方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可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离婚后的父母子女关系】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二、抚养费怎么计算 抚养费的数额,可以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以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以依据当年总收入或者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有特殊情况的,可以适当提高或者降低上述比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抚养费的负担】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对于离婚夫妻来说,孩子的抚养权归属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极易因此发生纠纷的,因为孩子对于父母来说很重要,双方都希望可以和孩子共同生活在一起。子女抚养权的归属问题,首先是建立在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合法权益出发的。结合父母双方抚养能力和抚养情况等妥善解决的。 离婚起诉期间孩子谁带? 一、离婚起诉期间孩子谁带? 离婚起诉期间孩子应该是由夫妻双方共同的抚养。起诉离婚期间,男女双方的夫妻关系并没有解除,仍然属于夫妻,孩子仍然由双方共同承担抚养义务。但如果双方感情破裂,已经分居这种情况下双方可协商孩子暂时跟随其中一方共同生活或轮流抚养。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可以将离婚时子女抚养权归属判决依据作为参考: 1、一般原则上2岁以下小孩跟随母亲生活,这是因为考虑到孩子年龄比较小,对母亲的依赖性会比较大。所以孩子归母亲,对孩子的成长会更有利。 2、两周岁到八周岁的子女,主要看平时谁照顾孩子更多、目前随哪方生活,双方的经济条件,教育背景等因素综合考虑。 3、对于八周岁以上会上孩子的抚养权归属,主要要看孩子的意见,如果孩子表明愿意跟谁共同生活,那么就由这方来暂时抚养。 但起诉离婚期间子女的抚养方式仅是临时性、过渡性的履行方式,最终还是应以法院调解或生效判决作为之后履行的依据。 二、签订离婚协议书后哪些情况可以变更抚养权? 夫妻离婚后的任何时间内,一方或双方的情况或抚养能力发生较大变化,均可提出变更子女抚养权的要求。变更子女抚养权一般先由双方协商确定,如协议不成,可通过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判决变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 2、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的; 3、十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的; 4、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的。 夫妻感情确实已经破灭,这个时候到当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解除夫妻的关系,并且要求判决孩子的抚养权完全是可以的,但是在这段时间双方都是需要共同的抚养孩子的,主要就是因为双方当事人在到人民法院离婚诉讼的过程当中夫妻关系并没有解除。 服刑期间发现漏罪怎么定罪 罪犯在服刑期间,发现了判决的时候所没有发现的罪行,由执行机关移送人民检察院处理。 在依法经过立案、侦查、起诉后,法院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六十九条和七十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这种刑期计算方法称为“先并后减”。 服刑人员在服刑期间如何离婚 服刑人员可以离婚。法律并未限制服刑人员离婚的权利,婚姻的一方是服刑人员,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导致其无法亲自去民政部门办理离婚手续,所以当事人只能通过诉讼的方式离婚。 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服刑期间漏罪追诉时效怎么计算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服刑期间发现有漏罪情形的,诉讼时效的计算依据犯罪的类型而定,一般是从犯罪行为发生时开始计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补充:《刑法》第七十条 判决宣告后发现漏罪的并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 抢劫罪服刑期间能否假释 抢劫罪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能不能假释,要看是否符合假释的条件。如果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不得假释。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羁押期间算服刑吗 不算,但可以折抵刑期。羁押是指在一定期限内对被拘留或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状态。《刑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刑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刑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该内容由 姚明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