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一、合同效力认定的法律规定 补充合同的效力优于主合同。当补充合同与主合同的约定发生冲突时,以后的约定条款执行,因为补充协议可以视为双方就合同变更达成一致,但这一新协议必须明确,不能模棱两可。补充协议一般在尾部写明原合同与本补充协议不一致的,以补充协议为准。值得注意的是,原合同明确规定不得变更的条款,补充协议中规定的变更不具有法律效力。 二、房屋租赁合同效力认定有哪些情形? 出租人和承租人就房屋出租的租金、期限、违约责任等条款达成一致意见后,租赁合同就成立了。成立后的房屋租赁合同有无法律效力,主要从下面四个方面进行审查。 (一)合同主体是否符合规定,即出租人与承租人是否具备有效民事行为的构成要件。如是否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出租人是否为房屋所有人或合法使用权人等。 (二)房屋是否为法律法规禁止出租。只要法律法规不禁止出租的房屋,都可以依法出租。根据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不得出租:(1)未依法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的;(2)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的;(3)共有房屋未取得共有人同意的;(4)权属有争议的;(5)属于违法建筑的;(6)不符合安全标准的;(7)已抵押,未经抵押权人同意的;(8)不符合公安、环保、卫生等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的;(9)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出租的其他情形。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四条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