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个人工资偷税漏税罪 |
释义 | 纳税人欺骗、隐瞒虚假纳税申报或不申报,逃避缴纳较大数额税款,占应纳税额10%以上者,可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如数额巨大,占应纳税额30%以上者,可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扣缴义务人采取同样手段,不缴或少缴税款,数额较大者也将受罚。纳税人在税务机关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税款并缴纳滞纳金,可免除刑事责任,但五年内受过刑事处罚或二次以上行政处罚者除外。 法律分析 1、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是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那么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拓展延伸 揭示个人工资偷税漏税的常见手法和防范措施 个人工资偷税漏税是指个人在申报个人所得税时故意隐瞒、虚报或者遗漏应纳税款的行为。常见的手法包括:不申报全额工资收入、虚报扣除项目、利用假发票抵扣税款等。为了防范这些行为,个人应该自觉遵守税法规定,准确申报个人所得税,保留相关税务凭证和证明文件。此外,雇主也应加强内部控制,确保工资发放与个人所得税申报一致,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和税务风险评估。税务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对个人所得税的核查和稽查工作,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纳税人的税法意识和纳税合规性。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可以有效遏制个人工资偷税漏税的行为,维护税法的公平公正。 结语 根据以上情况,个人应自觉遵守税法,准确申报个人所得税,雇主应加强内部控制,税务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共同努力遏制个人工资偷税漏税行为,维护税法公平公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六节 危害税收征管罪 第二百零七条 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六节 危害税收征管罪 第二百零五条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本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是指有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让他人为自己虚开、介绍他人虚开行为之一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六节 危害税收征管罪 第二百零四条 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采取前款规定的欺骗方法,骗取所缴纳的税款的,依照本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定罪处罚;骗取税款超过所缴纳的税款部分,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