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医疗纠纷仲裁?
释义
    法律分析:医疗纠纷是指患者与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之间因医疗活动而发生的纠纷。当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在医疗行为、医疗质量、医疗费用等方面产生分歧,无法通过协商解决时,可以进行医疗纠纷仲裁。医疗纠纷仲裁是一种法律程序,由专业的仲裁机构进行解决,具备效率高、保密性强、公正性等优势。
    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患者或者其他利益相关人认为医疗机构或者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存在问题,要求承担相应民事责任的,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投诉或者请求协商解决,也可以依法提起诉讼,还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要求进行人民调解。同时,也可以根据《医疗纠纷解决条例》规定,向医疗纠纷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总之,在医疗行为中若发生了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等方式进行解决。但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方式。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