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者提前解除合同应当怎样赔偿 |
释义 | 劳动者按规定提前解除合同的,一般不用赔偿单位,如果是因单位的原因依法单方面与其解约的,单位还要补偿劳动者。劳动者在单位每工作满一年,单位需要补偿其一个月的工资。 一、在企业上班10年被公司辞退能赔偿多少? 对于工作十年以上的人员是不允许轻易辞退的,如要辞退有经过本人同意。其次辞退后要补偿一年一月的工资,还可以到劳动部门领取失业金,不过是要在之前交失业保险。最后,单位应补偿劳动者这十年来应缴未缴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这些都可以向单位谈,但这一定是要补缴,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去劳动局投诉。 1、无合同的话视为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2、如非特殊原因辞退(劳动者犯罪或者给单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伤等),应当向劳动者发放补偿金,如果劳动者在单位工作了十年那么单位应当补偿十个月的工资。 3、如果是已经签订了劳动合同,在没有正当理由下就辞退,属于违法解约劳动合同,需要支付双倍经济赔偿,按照每工作一年支付两个月的工资,也就是支付劳动者20个月的工资。如果单位不给予补偿,可以在协商无果的情况下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公司或者单位辞退的辞退书予以证明。 二、签了合同辞职要赔钱吗 劳动者在签订合同后辞职,是否要向用人单位赔钱,需要分情况进行讨论: 1、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赔偿金。因此,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后辞职,无需向用人单位进行赔偿。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若存在以下两种情况,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辞职,用人单位有权要求劳动者进行赔偿: 1)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了专项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存在竞业限制条款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一、试用期内辞退员工是否需要赔偿需要分情况进行讨论: 1、试用期内,如果员工证实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辞退员工,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 2、试用期内,如果不能证实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辞退员工,就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二、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辞退员工除需提前三十天通知外,还要注意办理如下手续: 1、及时结算工资、经济补偿金; 2、员工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 3、清理债权债务关系; 4、工作、业务的交接; 5、出具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作为该劳动者按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和失业登记、求职登记的凭证。证明书应该写明劳动合同期限、终止或者解除日期、所担任的工作。 如果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可在证明书中客观的说明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 总而言之,签了合同辞职,如果没有违反服务期协议,一般不用赔钱。劳动者如果想解除劳动的合同,只需提前30天,用书面的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合同。 三、无固定期限辞退职工 如果是因劳动者个人原因导致被用人单位过失性辞退的,用人单位无需补偿;如为公司单方面辞退,员工无过失的,需要支付劳动者额外一个月工资万,还应赔偿经济补偿,按照员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以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为标准进行赔偿,工作时间在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