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房产纠纷中都有什么诉讼时效规定 |
释义 | 一、房产纠纷中都有什么诉讼时效规定 1、房产纠纷中诉讼时效的规定有:房产纠纷诉讼时效是3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涉及到不动产物权和登记返还财产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百九十六条,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三)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四)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二、房产纠纷分类是什么 1、房屋产权纠纷。 主要表现为因产权证书的登记、撤销、变更等产生的纠纷。 2、房屋买卖纠纷。 这是日前房地产纠纷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3、房屋优先购买权纠纷。 这类纠纷主要是因争议房屋存在共同共有、共同使用及承租关系,权利人在出卖房屋时,未正确向共同共有人、共同使用人及承租人行使告知权而引发的纠纷。 4、商品房预售纠纷。 纠纷一般发生在公房或私房的出租人和承租人之间。它通常涉及、租金、租赁房屋的养护维修、公房承租权等方面的法律问题。 5、典当纠纷。 6、房地产相邻关系纠纷。 这是一种经常发生的房地产纠纷,它是指由相邻房地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因通行、采光、空间延伸、管线设置等问题而引起的纠纷。 7、房屋纠纷。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