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二审减刑的几率有多大 |
释义 | 自首减40%以下,犯罪较轻的减40%以上或者免除处罚,一般立功减20%,重大立功减20%-50%,主动退赃减30%以下其中抢劫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应从严掌握。 一、刑事案件判刑一年半了,对方不谅解我能减刑吗 需要根据案情分析。如果是符合缓刑条件的,是可以宣告缓刑。积极赔偿被害人、取得被害人谅解虽然不是缓刑必备条件,但会增加宣告缓刑的可能。按照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刑事谅解书的作用主要是对量刑可能适当的减、免除处罚。但最后具体对犯罪嫌疑人是否进行减、免除处罚,还需每个法院根据具体的案件情况来判定,不能直接定论是否从轻处罚。 二、减刑一次可以减几个月 减刑不得超过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刑期十年以下的,一次减刑不得超过一年。两次减刑中间的间隔时间不得少于一年。一次减刑在一年以上的,第二次减刑与上次减刑的间隔时间不得少于上次所减刑期。累犯减刑,实际入狱服刑时间不得少于一年零八个月。综上减刑规定,一般来讲:判三年,减6~9个月。判六年,减12~20个月。判十年,减24~30个月。判十五年,减36~48个月。 三、谅解书的作用在检察院有什么作用 谅解书对量刑起到很大作用。在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不仅仅是打击犯罪、保护人权,还有恢复被犯罪破坏的社会关系的作用,刑事诉讼不是简单的定罪量刑了事,还需要尽量解决纠纷,恢复社会秩序,这也是办案的社会效果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谅解书的作用不言而喻。实践之中,谅解书在量刑时可以起到从轻处罚的效果,尤其是适用缓刑的重要条件之一。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的指导意见》第三部分,第九条,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积极赔偿,但没有取得谅解,但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下,尽管没有赔偿但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20%以下,其中抢劫强奸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应从严掌握。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第三条“确有悔改表现”是指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认罪悔罪; (二)遵守法律法规及监规,接受教育改造; (三)积极参加思想、文化、职业技术教育; (四)积极参加劳动,努力完成劳动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