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合同诈骗的要素是什么
释义
    合同诈骗主要手段包括虚构单位签订合同、伪造票据担保、先履行小额合同诈骗、收款后逃匿和其他骗取财物方法。构成要件包括复杂客体、虚构事实骗取财物、个人或单位均可构成、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法律分析
    合同诈骗的常见手段如下:
    1、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
    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方法,诈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
    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
    5、以其他方法骗取当事人财物。
    合同诈骗的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3.关于主体,个人或单位均可构成。
    4.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
    拓展延伸
    揭示合同诈骗的典型案例和法律责任
    合同诈骗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常见手段包括虚假陈述、伪造文件、故意隐瞒事实等。典型案例中,诈骗者可能通过虚假宣传吸引他人签署合同,或者在合同中故意隐瞒重要信息。合同诈骗的构成要件包括欺诈行为、对方的误信和因此遭受损失。根据法律,合同诈骗行为将承担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赔偿、刑事处罚等。为了保护自身权益,当涉及合同签署时,双方应谨慎审查合同条款,确保真实、完整的信息,并在怀疑诈骗行为时及时寻求法律援助。
    结语
    合同诈骗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常见手段包括虚假陈述、伪造文件、故意隐瞒事实等。构成要件包括欺诈行为、对方的误信和损失。诈骗者应承担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赔偿、刑事处罚等。双方在签署合同时应审慎,确保真实、完整的信息,并怀疑诈骗时寻求法律援助,以保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刑法》第224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1:4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