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成年人大量消费能全额退款吗 |
释义 | 未成年人大量消费能全额退款,但对于吃饭、住宿等消费只能协商退还部分。未成年人的民事法律行为需符合成立要件,包括意图、内容表达完整、将内心意思表达于外部。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包括行为人无行为能力、虚假行为、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恶意串通损害他人权益、违反法律规定或公序良俗。 法律分析 一、未成年人大量消费能全额退款吗 1、未成年人大量消费,监护人可以要求商家退款。 2、未成年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可以撤销合同,如果能提出有效的证据,如家长不知情,未成年人没有长辈协同,可以要求商家退货。如果是吃饭、住酒店等消费,是无法退还的,但双方可以协商退还部分。根据相关规定,未成年人(限制行为能力人),实施的超过能力范围的民事法律行为效率待定,由其监护人拒绝追认则该限制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可以向法院申请确认该行为无效对方返还原物。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 1、民事法律行为须含有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即民事法律行为必须包含追求一定法律效果的意思,没有这种意思就不能成立民事法律行为。 2、民事法律行为须内容表达完整。意思表示表达不完整的,不能成立民事法律行为。 3、民事法律行为须将内心意思表达于外部 三、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包括哪些 1、行为人不具有行为能力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行为是绝对无效的法律行为,无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还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限制行为能力人实施的超出行为能力的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如遗嘱、授权等行为。 2、虚假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由于双方都没有发生该法律效果的真是意思,故为无效。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隐藏行为。 4、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 5、民事法律行为的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或者违背公序良俗。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未成年人在大量消费时,监护人可以要求商家退款。未成年人作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能提供有效证据证明监护人不知情或未参与,可以要求商家退货。对于吃饭、住宿等消费,退款可能无法全额实现,但双方可以协商退还部分。此外,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包括行为人无行为能力、虚假行为、隐藏非法目的、恶意串通等情况。在处理相关问题时,应遵循法律规定,维护公序良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四章 电子商务争议解决 第六十一条 消费者在电子商务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与平台内经营者发生争议时,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积极协助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修正):第三章 经营者的义务 第二十六条 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格式条款的,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价款或者费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项和风险警示、售后服务、民事责任等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内容,并按照消费者的要求予以说明。 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 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修正):第三章 经营者的义务 第二十四条 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七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消费者可以及时退货,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可以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 依照前款规定进行退货、更换、修理的,经营者应当承担运输等必要费用。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