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法如何界定商业贿赂 |
释义 | 商业贿赂犯罪是指在商业活动中,行贿者为了获取商业利益、商业机会或商业地位而实施行贿行为的一切自然人或单位。商业贿赂犯罪侵犯的客体包括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交易秩序、侵犯同行业竞争者的合法权益以及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等。商业贿赂犯罪行为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使国家工作人员违法乱纪、利用职权谋取不正当利益,仍然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法律分析 一、商业贿赂犯罪的主体:商业贿赂犯罪中的行贿者是在商业活动中为了获取商业利益、商业机会或商业地位而实施行贿行为的一切自然人或单位,即“经营者”。 二、商业贿赂犯罪的主观方面:商业贿赂犯罪行为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使国家工作人员违法乱纪、利用职权谋取不正当利益,仍然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三、商业贿赂犯罪的客体:商业贿赂犯罪侵犯的客体包括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交易秩序、侵犯同行业竞争者的合法权益以及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等。 结语 商业贿赂犯罪是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行为,其主体为经营者,主观方面为故意,客体包括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交易秩序、侵犯同行业竞争者的合法权益以及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等。商业贿赂犯罪对社会的危害性非常大,需要依法严厉打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为谋取不正当商业利益,给予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以财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