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犯了妨害作证罪会怎样判
释义
    犯妨害作证罪的刑罚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严重者可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是司法工作人员犯罪,则会从重处罚。妨害作证罪与伪证罪在主体、主观、客观、时间和空间等方面有明显差别,妨害作证罪主要表现为直接故意行为,故意妨害证人作证,目的是为自己或他人谋利。
    法律分析
    一、犯了妨害作证罪会怎样判
    1、犯妨害作证罪的,一般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2、若是司法工作人员犯妨害作证罪的话,则在上述量刑的基础上还要从重处罚。
    这里的司法工作人员,是指具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由于他们有职务上、工作上的便利,犯本罪更易得逞,而且会造成更加恶劣的影响,所以对犯本罪的司法工作人员从重处罚,是完全必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
    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员犯前两款罪的,从重处罚。
    二、妨害作证罪与伪证罪的界限是什么
    这两个罪在客观上都侵犯了国家司法机关正常的司法诉讼活动,都有可能发生在诉讼活动领域,但是两者仍具有明显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主体不同。妨害作证罪的主体要件是一般主体;而伪证罪的主体要件仅限于证人、鉴定人、翻译人、记录人四种,属特殊主体。
    (2)主观方面不同。妨害作证罪与伪证罪虽同是直接故意犯罪,但具体罪过内容和犯罪目的不同。前者一般是出于为自己或他人谋利的目的;而后者则出于出于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目的。
    (3)客观方面不同。妨害作证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妨害证人依法作证或指使他人作伪证的行为;而伪证罪的客观方面则表现为在刑事诉讼中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作虚假的陈述。
    (4)发生的时间、空间不同。妨害作证罪可以发生在诉讼提起之前,也可以发生在诉讼活动过程中,既可以发生在刑事诉讼活动中,也可以发生在民事、行政诉讼活动中,发案范围较广;而伪证罪则只能发生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发案范围较窄。
    妨害作证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且为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妨害证人作证的行为会妨害国家司法机关正常的诉讼活动和他人的作证权利或人身权利,仍决意实施妨害作证行为,希望这种社会危害性的发生,行为人往往出于个人利益或他人利益之动机。而动机可以多样,但不影响妨害作证罪的成立。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规定,犯妨害作证罪的一般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以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对于司法工作人员犯该罪的情况,将会从重处罚。妨害作证罪与伪证罪在主体、主观、客观以及发生的时间、空间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别。妨害作证罪主要表现为直接故意妨害证人作证的行为,其动机多样但不影响罪行成立。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四、质证:第七十八条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对证人的询问与待证事实无关,或者存在威胁、侮辱证人或不适当引导等情形的,审判人员应当及时制止。必要时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第一百一十一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证人故意作虚假陈述,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妨碍证人作证,或者在证人作证后以侮辱、诽谤、诬陷、恐吓、殴打等方式对证人打击报复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情节,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对行为人进行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三百零二条 盗窃、侮辱、故意毁坏尸体、尸骨、骨灰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三节 共同犯罪 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1: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