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是否属于扣工资? |
释义 |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是指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六项费用,在计算综合所得应纳税额时额外扣除的项目。该扣除遵循公平合理、利于民生、简便易行的原则,并根据民生支出变化情况适时调整范围和标准。因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并非扣除工资,而是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一部分。 法律分析 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不是扣工资。 专项附加扣除指的是,在计算综合所得应纳税额时,除了5000起征点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还允许额外扣除的项目,如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等六项费用。专项附加扣除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折算到月收入的个税计算方式如下: 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应纳税所得额 因此,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各项扣款(包括责任扣款和法定扣款)。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是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 第三条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遵循公平合理、利于民生、简便易行的原则。 第四条根据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支出变化情况,适时调整专项附加扣除范围和标准。 拓展延伸 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如何影响工资发放? 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是指根据国家税法规定,个人在纳税时可以享受的一些特定项目的减免或扣除政策。这些扣除项目包括子女教育、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等。当个人享受了这些扣除项目后,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额会相应减少,从而影响工资发放。具体来说,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会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先扣除,然后再计算应纳税额。因此,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可以减少个人的纳税额,从而增加实际收入。但需要注意的是,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的具体政策和额度因地区和个人情况而异,需要根据相关法规和规定进行具体操作和申报。 结语 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是根据国家税法规定的一些特定项目的减免或扣除政策。这些项目包括子女教育、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等。通过享受这些扣除项目,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额会相应减少,从而影响工资发放。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可以有效减少个人的纳税额,提高实际收入。然而,具体的扣除政策和额度因地区和个人情况而异,需要根据相关法规和规定进行具体操作和申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 第二章 应纳税所得额 第三节 扣 除 第四十条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 第二章 应纳税所得额 第三节 扣 除 第四十二条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 第二章 应纳税所得额 第二节 收 入 第十五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二)项所称提供劳务收入,是指企业从事建筑安装、修理修配、交通运输、仓储租赁、金融保险、邮电通信、咨询经纪、文化体育、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教育培训、餐饮住宿、中介代理、卫生保健、社区服务、旅游、娱乐、加工以及其他劳务服务活动取得的收入。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