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合同和社保是否相同? |
释义 | 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劳动关系的建立对于社保转移和保障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应由双方协商一致并在文本上签字或盖章生效。劳动合同中应包含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基本信息、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报酬、社会保险等条款。除此之外,双方还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劳动关系的建立可以通过劳动合同、工资单、银行记录和请假单等证明。 法律分析 这个问题是最近几年来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说原来的单位缴纳社保,又在新的单位参加了工作签订了劳动合同,也有人叫做单位协保人员。这样的话,你可以把原单位的社保通过劳动部门转移到新单位继续投保,只要你签订了劳动合同建立了劳动关系,按照《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就必须给劳动者进行投保。如果因特殊原因不能转到一个单位,这个对将来解除合同的经济补偿和退休时没有影响的。劳动关系的建立是看你和单位有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书,工资单,银行发放工资记录,请假单都可以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三)劳动合同期限;(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六)劳动报酬;(七)社会保险;(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的签订对于保障劳动者的权益至关重要。在转换工作单位时,劳动者可以将原单位的社保转移到新单位继续投保,只要签订了劳动合同并建立了劳动关系。劳动合同应包含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基本信息、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内容。此外,劳动合同还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事项。劳动关系的存在可以通过劳动合同书、工资单、银行工资记录和请假单等证明。遵守劳动法的规定,确保劳动合同的合法性,对于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六条 国家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严格监管。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制度,保障社会保险基金安全、有效运行。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八章 社会保险基金 第六十五条 社会保险基金通过预算实现收支平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社会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给予补贴。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九章 社会保险经办 第七十三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业务、财务、安全和风险管理制度。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按时足额支付社会保险待遇。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