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农民工工资拖欠时,如何进行维权? |
释义 | 农民工工资拖欠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根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人社部门可以要求公安机关协助处理拖欠工资案件,并移送公安机关审查。如果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被拖欠的农民工工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强制执行程序包括申请、法院受理、异议审查、复议申请、执行通知和强制措施等步骤。执行员在采取强制措施时需出示证件。 法律分析 一、拖欠农民工工资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吗 1、拖欠农民工工资后,人社部门作出责令限期支付农民工工资决定后,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法律依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 第四十一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在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时,发生用人单位拒不配合调查、清偿责任主体及相关当事人无法联系等情形的,可以请求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协助处理。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发现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违法行为涉嫌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审查并作出决定。 第四十二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作出责令支付被拖欠的农民工工资的决定,相关单位不支付的,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二、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程序是怎样的 1、申请。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2、法院受理。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15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3、申请复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4、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履行,逾期不履行的,强制执行。 5、采取强制措施。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执行员应当出示证件。 结语 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严重影响了劳动者权益,但根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人民法院可以对拖欠工资的用人单位进行强制执行。在申请执行程序中,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请,法院受理后会进行审查,并在合理期限内作出裁定。若被执行人拒不履行,执行员将采取强制措施进行执行。我们应当积极维护农民工权益,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一节 集体合同 第五十一条 【集体合同的订立和内容】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订立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订立;尚未建立工会的用人单位,由上级工会指导劳动者推举的代表与用人单位订立。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