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在校生实习没签合同被辞退 |
释义 | 实习期被辞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五条,如果不符合录用条件等情形,无法得到补偿;如果员工没有过错,一般能得到补偿;如果员工被违法辞退,可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获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八条,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按规定给予经济补偿。 法律分析 实习期被辞退,如果具有不符合单位的录用条件等情形的,不能得到补偿;如果员工没有过错的,则一般能得到补偿;如果员工是被违法辞退的,还能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来得到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五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五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第二十八条 用人单位依据本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 拓展延伸 实习生遭解雇:校园实习合同缺失的法律纠纷 在校生实习期间,若没有签订合同,可能会导致一系列法律问题和纠纷。校园实习合同的缺失使得双方在权益保障和责任承担方面存在模糊性。当实习生遭到解雇时,他们可能会面临损失赔偿、工资支付和声誉受损等问题。对于实习生来说,他们可能会主张未签订合同是企业违法行为,要求赔偿损失。而企业则可能主张实习生在没有签订合同的情况下不符合实习要求,解雇是合理的。在这种法律纠纷中,法院将会考虑双方的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以确定责任和赔偿额。因此,对于校园实习,双方应当重视签订合同,明确权益和责任,以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 结语 校园实习合同的缺失可能导致实习生在解雇时面临一系列法律问题和纠纷。对于实习生来说,他们可能会主张未签订合同是企业违法行为,要求赔偿损失。而企业则可能主张解雇是合理的,因为实习生未能满足实习要求。在这种法律纠纷中,法院将会考虑双方的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以确定责任和赔偿额。因此,对于校园实习,双方应当重视签订合同,明确权益和责任,以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 法律依据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的决议:第四章 劳动管理 第二十条 特区企业雇用的职工,由该企业按其经营的要求进行管理,必要时可以解雇,其手续按照劳动合同的规定办理。 特区企业职工可按照劳动合同规定,向企业提请辞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18修订):第九章 监督与惩戒 第六十五条 公务员受开除以外的处分,在受处分期间有悔改表现,并且没有再发生违纪违法行为的,处分期满后自动解除。 解除处分后,晋升工资档次、级别和职务、职级不再受原处分的影响。但是,解除降级、撤职处分的,不视为恢复原级别、原职务、原职级。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