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追索劳动报酬的劳动争议案件 |
释义 | (1)劳动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书; (2)关于劳动仲裁委员会对起诉方裁决书送达日期的证明; (3)双方所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其他关于雇佣关系的证明; (4)工作起止日期的证明; (5)出工人员名单; (6)出工人员劳动天数及应得工资额的证明; (7)拖欠劳动报酬具体数额的证据; (8)其他证据。 一、劳动关系还是以劳务出资的投资关系? 【案情介绍】 赵某于2013年8月1日进入上海某净化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从事市场总监工作,公司未与赵某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也未缴纳保险。2013年9月10日,公司的两股东和赵某签署了一份《内部分配红利协议》,协议约定赵某的红利分配比例为10%,其他两股东各为70%和20%;赵某在后续的工作中,若有意向投资,可以根据情况优先成为公司股东,具体股份份额由投资额或承担比例决定。 2014年3月10日,公司因业务不景气将赵某辞退,并支付了赵某4万元作为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但是未支付其2014年3月1日至10日期间的工资。赵某觉得公司没有和自己签订劳动合同也不缴纳保险不合法,于是委托律师向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了仲裁申请,要求公司支付未签订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差额及拖欠的2014年3月份的工资。 庭审中,公司认为和赵某之间签订了《内部分配红利协议》,协议中约定赵某享有分配红利的权利,因此公司和赵某之间属于一种投资合作的关系,而不属于劳动关系,因此不需要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也不需要交纳保险。 而赵某则认为,公司和自己签订的《内部分配红利协议》并不影响劳动关系的成立,公司每月支付了1.5万元作为劳动报酬,辞退时还出具了辞退证明并支付了相应的经济补偿,因此,公司和自己之间属于正常的劳动关系。 仲裁庭经过审理后作出了支持赵某申诉请求的裁决,公司不服,向区法院提起了一审诉讼,一审法院经过审理后认同了仲裁裁决的观点,因此判决驳回了公司的请求,现该判决已经生效。 【案情分析】 这是一起用人单位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经典案例。希望通过此案的分析,能给用人单位规范管理提供一些帮助。 本案争议焦点为:公司于赵某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出资的投资关系。 本案中公司方称赵某系以劳务出资的投资关系,是公司股东,故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赵某每月领取的15000元并非工资而是公司股东与之的分红,在诉讼中公司方提交了《内部分配红利协议》试图证明。 但事实上,根据该公司工商登记信息显示,其股东仅有李某和代某两人,赵某并非其股东,另外根据《协议》第二条所载的红利分配方案,亦明确赵某在后续工作中,如有投资意向,可根据情况优先成为公司股东,再者由在公司出具的辞退证明中写着赵某原任公司市场总监。因公司业务不景气,予以辞退,并给予40000元作为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由上述这些证据可证明赵某与公司之间建立的是劳动关系,而非公司方所谓的投资关系。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2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故在用工单位无法证明赵某是以劳务出资的股东的情况下,公司与赵某之间为事实劳动关系,其应当承担未签劳动合同的相应责任。 二、公司拖欠工资诉讼需要什么材料 员工起诉公司拖欠工资时,需要准备下面的材料: 1、起诉状。 2、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材料。 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提交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或户口本等的复印。 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主体登记资料,如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或近三个月内的工商登记资料或社团法人登记证,同时还应提交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或主要负责人证明书。 3、受委托代为起诉的,应提交原告的授权委托书。 公民代理的,同时提交本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律师代理的,同时提交律师事务所的公函和律师执业证件的复印件。 4、证明劳动合同法律关系或事实劳动法律关系存在的材料,如劳动合同、工资单等。 5、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送达回证、不予受理通知书等证明劳动法律关系已经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先行处理的材料。 6、与诉讼请求相关的其他材料。 另外,在实践中,不管要通过申请劳动仲裁,还是去法院起诉对方及时发放工资,都要提供相应的证据证明,所以,若是涉及的工资数额较大,并且依靠自身难以收集证据的,建议可以在必要时找个专业律师介入处理。 三、起诉要件及内容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原告应预交案件受理费,如申请缓交、减交、免交的,要提出书面申请,并附有特困证明或其他材料等。 当事人必须依法正确地行使诉讼权利,按法院的要求提供必须提供的诉讼材料。 举证指南 诉讼当事人应详细阅读法院送达的《民事诉讼案件举证通知书》,并按照其规定全面地向法院提供认为可以证明其主张或反驳对方的证据材料等证据。 以下为您介绍几种劳动纠纷案件有关举证范围的指南,为您诉讼提供参考。 (一)一般举证范围 1、劳动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书及送达日期; 2、劳动关系的证明;如双方所签订的劳动合同,聘用、雇佣关系的证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应提供工作起止日期及相关证明或者当事人其他协议等证明材料。 3、当事人是公民的应提供居民身份证明;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提供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或者负责人身份证明。 (二)因涉及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而引起的劳动争议的举证范围: 1、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的决定通知等; 2、按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处罚的,提供相应的规章制度。 3、职工违章违法的有关证据材料等; 4、职工的工资、奖金收入情况等; 5、涉及培训费的,用工单位必须提供支付培训费的具体依据及必须服务期限等。 (三)追索劳动报酬的举证内容 提供劳动起止日期,所欠劳动报酬的具体数额等有关证据。 (四)劳动保险、劳动保护引起的劳动争议的举证范国: 1、企业交纳养老保险金、住房公积金的有关证据等; 2、职工的工资奖金情况; 3、职工伤势鉴定及医疗费单据等。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