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法如何规定报复陷害罪的刑罚? |
释义 | 《刑法》中报复陷害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施报复陷害的行为,情节严重者可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报复陷害罪的侦查机关为检察院,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与诬告陷害罪相比,报复陷害罪的主体要件特殊,行为基于职权,且仅限于特定对象。量刑根据犯罪情形而定,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 法律分析 一、《刑法》中报复陷害罪是以什么标准量刑的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构成报复陷害罪,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复陷害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打击报复、陷害的行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致使被害人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或者其他合法权利受到严重损害的; (2)致人精神失常或者自杀的; (3)手段恶劣、后果严重的。 二、报复陷害罪的侦查机关是什么 1、报复陷害罪的侦查机关由检察院侦查。 2、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在国家机关从事公务的人员。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不可能滥用职权报复陷害他人的,如果实施了报复陷害行为,应根据其行为的性质和侵犯的客体,构成什么罪,就以什么罪论处。 三、报复陷害罪与诬告陷害罪的界限是怎么样的 这两种犯罪都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都有陷害他人的故意。其主要区别在于, 1、主体要件不同。 报复陷害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诬告陷害罪的主体则可以是任何公民; 2、犯罪目的不同。 报复陷害罪的目的是打击报复陷害他人而诬告陷害罪的目的则是意图使他人枉受刑事追究; 3、犯罪手段不同。 报复陷害罪必须是基于职务,滥用职权或假公济私,诬告陷害罪则不要求必须利用职权; 4、陷害的对象不同。 报复陷害罪只限于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这四种人,而诬告陷害罪可以是任何干部和群众。 报复陷害罪的主体要件比较特殊,必须是属于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只要工作人员利用自己的职权对申诉人或控告人进行报复陷的就可以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一般在处罚时就会按犯罪的情形大小来进行判决,轻者处二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严重者是会高达七年有期徒刑。 结语 报复陷害罪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行为。根据《刑法》,报复陷害罪的量刑标准为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者可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该罪的侦查机关为检察院。与诬告陷害罪相比,报复陷害罪的主体限定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目的是打击报复陷害他人,手段必须基于职务滥用或假公济私。在判决时,根据犯罪情形的严重程度进行量刑,最轻可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最重可高达七年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三节 共同犯罪 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