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常规方法有哪些
释义
    上市公司造假现象相当普遍,其主要动因:
    一是能力考核需要。对管理层的能力考核最有说服力的自然就是业绩成果,而且是最有份量的考核指标。
    二是业绩披露需要。这个大家自然都明白,公司业绩的好坏自然与股价的估值直接有关,进而影响股市行情。
    三是个人收益需要。对管理人员待遇的考核最核心的部分自然是业绩考核,因为相对来说,这是公司的核心价值,也是最容易考核的部分,其它的诸如企业文化建设等都是很虚的指标。
    财务造假是比较隐蔽的事,需要专业审计,但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可以通过财报,有迹象可循:
    1、应收账款:是否在某一时期突然异常增长或者长期居高不下。如果存在这样的情况,很有可能是虚构了业务、虚增收入;
    2、库存存货:是否存在金额持续高企现象。存货增长奇大或者持续保持大金额,很有可能是没有及时结转成本,虚增当期利润;
    3、无形资产:是否异常增长或者持续保持高位,有可能把本该费用化的研发费用全计为无形资产,结合公司创新能力或者可能性,如果是传统型企业,则造假的可能性极大;
    4、毛利率:是否存在异常情况,明显大于行业正常情况,很有可能将成本隐瞒在供货方;
    5、合并报表分析:如果主体公司微利或者亏损,利润主要来源于其他关联公司,则基本可以判断为“造假”,即关联公司可能并不是有很强的关联,仅仅是低关联的财务数据合并,没有控制关系。
    6、其他应收款:是否存在奇大现象。如果奇大,很有可能是许多费用没有及时入账,作挂账处理。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22:4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