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残疾证办好后如何申请民政补助 |
释义 | 残疾人持证办理残疾补贴的步骤和残疾人保障机制的政策措施。残疾人需准备材料进行书面申请,经过初审和复审后,补贴资金将拨付到个人账户。国家政策重点关注残疾人基本生活托底保障、就业增收、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力量发展,旨在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 法律分析 一、残疾证拿到了怎么办理残疾补贴 需要准备书面申请书(找村集体要)、残疾人本人的身份证或户口簿;残疾人证件等。其中,由于特殊情况,由委托人代办的,需要提供委托人的身份证。 首先,个人准备好上述材料后,进行书面申请,交由户口所在地乡镇残联、民政窗口受理并进行初审(10个工作日内); 其次,初审材料合格后,县级残联将转交县级民政部门对申请人家庭经济状况等进行核对复审(10个工作日内); 最后,复审通过,县级民政部门将协同县级财政部门申请拨付补贴资金款项到个人账户内。 二、领取残疾证的残疾人保障机制 2015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聚焦残疾人基本民生保障和就业增收,重点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政策措施: (一)是建立残疾人基本生活托底保障机制。特别是明确要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等特惠保障制度。 (二)是千方百计促进残疾人及其家庭就业增收。加快农村残疾人脱贫步伐,落实各项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政策措施,让更多有就业愿望和能力的残疾人能够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 (三)是加强和改善对残疾人的基本公共服务。扩大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提高残疾人自我发展能力,为残疾人融合社会、参与社会提供必要的保障。四是进一步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大力发展残疾人慈善事业,加快发展残疾人服务产业,加大政府购买残疾人服务力度,为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注入持久动力。 结语 通过以上措施,我国残疾人保障机制不断完善,为残疾人提供了基本生活托底保障、就业增收、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支持。残疾人凭借残疾证可办理残疾补贴,需要准备相关材料并按程序进行申请。这些政策和机制的实施,为残疾人的小康进程提供了可持续的动力,助力他们融入社会、实现自我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十四条 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章 基本医疗保险 第二十八条 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 残疾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