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没签劳动合同单位违反劳动法,离职后可立即走人。要求单位支付工资、押金外,还可主张经济补偿金、双倍工资(最多11个月)、补缴社保。离职开始算,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扣押工资也违法。 法律分析 没签劳动合同单位违反劳动法,你书面提出离职后可以立即走人,除要求单位支付你工资、押金外,还可主张经济补偿金、双倍工资(最多11个月)、补缴社保等;从你离职开始算,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当然扣押你的工资也是违法的。 拓展延伸 员工工资拖欠引发的劳资纠纷:法律保护与雇主权益 员工工资拖欠引发的劳资纠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法律保护和雇主权益的平衡。根据劳动法,雇主有义务按时支付员工工资。如果雇主拖欠工资,员工有权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如向劳动仲裁机构投诉或提起劳动仲裁。同时,雇主也有一定的权益,例如在员工违反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可以依法扣除工资。然而,雇主扣工资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不能随意剥夺员工的合法权益。在劳资纠纷中,法律保护员工的权益的同时,也需要平衡雇主的合法权益,确保公平公正的处理。 结语 维权应合法,法律保护员工权益的同时,也需平衡雇主权益。员工工资拖欠引发的劳资纠纷需依法解决。根据劳动法,雇主应按时支付工资,拖欠违法。离职后可要求工资、押金,还可主张补偿金、双倍工资、补缴社保等。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扣押工资亦违法。劳资纠纷复杂,需平衡权益,确保公平处理。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