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诉讼法民事起诉立案流程 |
释义 | 民事诉讼法民事起诉立案流程如下: 1、起诉状的准备:当事人可以撰写起诉状或者委托律师代为起诉状,起诉状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基本情况、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证据等; 2、诉讼材料的提交:当事人应当将起诉状和相关证据等诉讼材料提交到人民法院,同时需要缴纳案件受理费用; 3、立案审查:法院会对提交的诉讼材料进行审查,如果符合立案条件,则会立案受理;如果不符合立案条件,则会裁定不予受理并告知当事人; 4、受理案件:法院受理案件后,会发出立案通知书,告知当事人案件的受理时间、案号等信息; 5、传唤、调解和庭前准备:法院会传唤当事人到庭,进行调解和庭前准备,以便双方当事人解决争议、明确事实、分清责任; 6、开庭审理:如果调解不成功或者当事人拒绝调解,法院会依法开庭审理,并进行事实调查、证据交换、质证和辩论等程序; 7、判决、裁定和调解书等文书的发放:法院根据审理情况,最终进行判决、裁定或者调解,并依法发放文书,告知当事人处理结果。 民事诉讼法民事起诉立案材料: 1、起诉状:起诉状是民事诉讼的核心材料,包括起诉人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等; 2、身份证等有效身份证件:起诉人应当提供有效身份证件,例如身份证、护照等; 3、委托代理人身份证明和授权委托书:如果起诉人委托代理人进行起诉,需要提供代理人的身份证明和授权委托书; 4、证据:起诉人应当提供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材料,例如合同、收据、照片、录音等; 5、诉讼费用:民事起诉需要缴纳一定的诉讼费用,起诉人应当缴纳相应的诉讼费用,并提供缴费证明; 6、其他相关材料:根据具体案件的需要,起诉人还需要提供其他相关材料,例如专利证书、商标注册证等。 综上所述,不同案件类型和庭审程序可能会存在差异,具体操作流程需要根据当地法院的规定和要求进行操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条 民事案件的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对民事案件独立进行审判,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七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